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欧阳修是北宋社会“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的风云人物。他在文学、史学、经学、政治等领域里独领风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他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2.
欧阳修的赠序文在内容上主要有言劝慰、作勉励、表称美三类,在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情系于文,意蕴深厚;巧于构思,随人赋文;善用比喻、类比、对比、渲染等手法,这些都统一在"六一风神"这一独特的美学风范之中。其赠序文完全脱离了赠诗之依附,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且从中可以略见其作为一代之"精神导师"的风采。  相似文献   
33.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是欧阳修的名言。说世上有些书自己肯定还没读过,在图书出版欠发达的时代,对于自小聪明过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从政谊、诗文情、金石缘等方面论述了欧阳修与刘敞的交往及友谊。论证了欧、刘政治主张的一致性,诗文唱酬和金石学研究概貌,从中可以概见宋代学术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35.
韩愈、欧阳修作为唐宋古文运动中的领袖人物,在一生的文学活动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相同之处,即都热心指导青年写作,竭诚培养拨擢文学新秀。他们是文学大家,一个“文起八代之衰”,一个“能存史迁之神”,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故在指导写作上有许多来自实践的精辟之论。在诸多深切著明的论说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告以学文之道,必先务本。”所谓“务本”,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他们认为,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了,那么“文不难而自至矣”。重温韩、欧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和论述,对指导我们的写作,纠正目前创作中…  相似文献   
36.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待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37.
欧阳修王安石诗歌创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和王安石虽然性格差异比较明显,对诗歌审美价值取向各有侧重,但二人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因此,他们选择的诗歌题材十分相近,在反映社会问题、咏史怀古、写景寄情诸方面,均可寻到如出一辙的思想和情调。但是,由于地位、个性和命运结局的不同,两人诗作的风格、气度、成就和影响又有较大的差异。作为本比较研究的对象,无论是两位名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异中之同”还是“同中之异”,都可以为中国古代学的鉴赏,提供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人生意味。  相似文献   
38.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革新的领袖,他的文学主张和美学思想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倾向。他关于“古画画意不画形”的理论,关于“超迈横绝”与“深远闲淡”两种风格的探讨,关于“学书静中至乐”的审美心胸的理论以及关于“吏部文章二百年”的对韩愈的充分肯定,使得北宋前期的美学思潮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9.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等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