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福建华安县木本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共有869种5亚种类48变种8变型,隶属118科365属,其中引种栽培树种89种,隶属38科79属,它以热带性科属种为主体成分,表现山区系组成的古老特性,在同属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内,福建华安县与江西武功山和贵州荔波县在木本植物区系属的水平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相似系数分别为88.2%和79.1%。;它在种的水平上表现为与江西武功山最为相近,其次为与武夷山、荔波县相近,然后与台湾相近,相似系分别为57.7%、49%、38.0%和33.8%,表明华安与这些地区在区系起源上的共同性和区系组成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2.
济阳拗陷砂岩次生孔隙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济阳拗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具有储集岩体类型多、分布层位广和次生孔隙种类丰富的特点 ,利用铸体薄片及地球化学方法 ,分析了次生孔隙发育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 ,控制砂岩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 :1处于不同沉积相带的砂岩体 ,次生孔隙发育程度不同 ;2成岩作用强度不同 ,次生孔隙发育程度不同 ;3断裂作用起到输送酸性介质通道的特殊作用 ,并使次生孔隙的形成得到改善 ;4高地温能加快有机质的成熟 ,从而有利于次生孔隙在较浅的深度形成。认为砂岩中的各类易溶物质以及成熟烃源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为次生孔隙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93.
酸柚(Citrus grandis)和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离体培养根分化过程中内源IAA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内源IAA的变化都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它们分别在第3d和第2d根原基启动时达到高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减少及活性的降低与内源IAA的升高及根原基妄动的时间一致,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早于肉眼可见的根分化的形态学变化。过氧化物酶同  相似文献   
94.
罗维均  王世杰 《科学通报》2008,53(17):2071-2076
通过对贵州荔波凉风洞(LFD)大气降水、土壤水、土壤气、洞穴滴水以及滴水对应的现代化学沉积物氧(氢)同位素组成的系统监测, 发现LFD土壤水和滴水主要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 3种水(大气降水、土壤水和滴水)氧同位素值的变化幅度在年内依次减小, 分别在0~-10‰, -2‰~-9‰和-6‰~-8‰之间; 3种水氧同位素值之间存在大致协调同步的季节变化规律: 雨季偏轻, 旱季偏重; 地表蒸发作用导致滴水氧同位素年算术平均值相对于大气降水值偏重约0.3‰以上. 计算结果验证了LFD系统中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过程基本达到了氧同位素平衡, 利用洞穴沉积物氧同位素值恢复和重建古气温和降水量是可行的, 但应注意研究区地表蒸发作用对氧同位素值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5.
从天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高效毒的抗癌活性成份以制成抗癌新药,已经成为抗癌药研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次生代谢产物的角度阐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特性以及具有抗癌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苷及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几种类型,并对从植物中寻找抗癌活性成分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6.
红豆杉及其产物紫杉醇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豆杉属(Taxus L)作为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应进行合理开发、重点保护、大量繁育。人类的迫切需求使红豆杉及紫杉醇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取得了很多成果。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介绍了获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几种途径:红豆杉的人工种植途径,植物组织培养途径,生物合成途径,化学合成及微生物生产途径。认为组织培养是缓解需求的重要方法,生物、化学合成将是根本解决药源的最终途径。相信通过重点研究,紫杉醇高技术、产业化生产会很快实现。  相似文献   
97.
木本植物育种周期长、种质资源匮乏,已成为限制木本植物种质创新的主要因素。CRISPR/Cas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能够实现对基因组进行精准定点编辑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可实现基因的敲除、插入、替换等目的,从而精确地引入目标性状。目前,该技术已在多种家畜、昆虫、作物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大量性状进行了改良,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CRISPR/Cas技术的产生为木本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契机。笔者对CRISPR/Cas技术在杨树(Populus spp.)、苹果(Malus spp.)、柑橘(Citrus spp.)、葡萄(Vitis vinifera)、木薯(Cassava spp.)等木本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该技术实现了T0代木本植物优良基因型的固定,在生长、材性、抗病性、抗旱性等性状上得到了明显改善,加快了木本植物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效率。但该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脱靶率高、编辑效率低、纯合突变少等问题。基于此,对CRISPR/Cas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木本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品种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基本摸清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并提出了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9.
针对森林碳循环过程模型空间模拟尺度多样化,但数据获取比较困难,森林碳变化响应与适应的研究不可 能实现在不同生境下均安置碳通量观测系统的问题,提出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定量估算动态 GPP 值、NPP 值、 RH 值及 NEP 值等,反演森林植被群落不同优势树种碳汇/ 碳源情况,探寻造林、森林转化和森林人工经营管理等 植被恢复措施对森林碳增汇的生态价值,激活碳源效应的促进重建作用。 通过以空间代替时间的实地调查采样法 和遥感模型相结合,输入 GLOPEM-CEVSA 模型中温度影响系数、蒸散量、水气压影响系数、二氧化碳浓度胁迫、植 物呼吸及土壤呼吸等驱动因子,研究在林分斑块尺度下森林碳储量差异。 研究表明:(1)从整体情况来看,林地净 初级生产力>草地>农业用地>水域>建设用地,林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2)从年 际 NPP / NEP 值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大部分表现为大气 CO2 碳汇;(3)森林群落自然恢复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 是: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A4)>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5)>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6) >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A2) >草本群落(A1);NEP 值表现为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 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草本群落;人工辅助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是(慈竹)竹林群落 >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NEP 值表现为(慈竹)竹 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NPP 值和 NEP 值 随顺行演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本以链叶柄导管为材料首次证明植物细胞次生壁中存在蛋白质成分,其氨基酸组成不同于组织培养细胞的初生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