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菌株F3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具有产生转糖基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的特性。根据形态观察及18S rDNA序列分析,菌株F3被鉴定为扩张青霉(Penicillum expansum)。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F3产生转糖基β-半乳糖苷酶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酵母粉1%、蛋白胨1.5%、氯化钠0.3%。在初始pH 6.0,28?℃培养40?h时,其产酶量为2?245.2?U/L, 比优化前提高约3倍。菌株F3产生的转糖基β 半乳糖苷酶以pH 4.5缓冲液配制的30%乳糖为底物,50?℃反应24?h,低聚半乳糖产量为30.6%,其中80%以上为三糖。
  相似文献   
92.
青霉T24-2(Penicillium sp.T24-2)和灰绿曲霉EU7-22(Aspergillus glaucus EU7-22)能利用甘蔗渣进行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通过对青霉和灰绿曲霉混合培养特性的研究,确定两个菌株不适合进行混合培养产纤维素酶.分别对两个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单独用青霉曲酶时糖化率为31.4%,单独用灰绿曲霉曲酶时糖化率为34.1%.对其曲酶混合糖化进行研究,当两种曲酶以1:1比例进行混合糖化时,糖化率可达51.3%.以青霉T24-2和灰绿曲霉EU7-22的曲霉混合糖化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研究结果大大提高了糖化率.  相似文献   
93.
扩展青霉是果蔬采后病害主要致病菌之一,对果蔬产业具有巨大的危害.植物精油主要抑菌成分癸醛能够显著抑制扩展青霉的生长发育,并对扩展青霉诱导的苹果青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利用iTRAQ技术探讨了外源癸醛对扩展青霉蛋白质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癸醛处理能够破坏扩展青霉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抑制胞内氨基酸代谢,影响隔膜蛋白的表达和空间结构,进而抑制扩展青霉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为阐明癸醛的抑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古尼虫草Cordyceps gunnii无性型菌丝体中天然VE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从古尼虫草Cordyceps gunnii(Berk.)Berk.无性型,古尼拟青霉P.gunnii菌菌丝体中提取VE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VE提取的最佳方案是,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时间90分;石油醚为萃取剂,萃取时间为60分.在提取过程中加入VC和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5.
从大自然中分离到的菌种因为生境不同,其生理特性等并不为人类生产所实用,所以要对其进行诱变、筛选以得到合适的工程菌种,该类微生物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海洋来源真菌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采用凝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LC-MS、NMR结构鉴定和文献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7个已知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3-二吲哚烷基-1,2-丙二醇(1)、robillafuran (2)、asperfuran A (3)、gamahorin (4)、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异苯并呋喃酮(5)、5-甲氧基-4,6-二甲基-7-氧-α-L-鼠李糖基-异苯并呋喃酮(6)、pestynol (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7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17对Marc-145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分别为57.397 μg/mL和35.386 μg/mL;在LPS诱导的BV-2细胞模型中,化合物24在浓度为12 μg/mL时,BV-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6.77%和69.69%,具有潜在的抗神经炎症活性。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920、磷酸二氢钾药剂与2,4-D等组合的稳果剂对砂糖橘留树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树保鲜2~4个月,自然落果率仅为9.6%~26%,还能有效地保持砂糖橘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减少果实的失重。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五叶山小橘叶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从五叶山小橘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化合物,包含4个木脂素、3个生物碱、2个甾体以及1个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山小橘新木脂烷甲素(1)、3,4-二-(4-羟基-3-甲基苯环)四氢呋喃(2)、表松脂醇(3)、松脂醇(4)、3-吲哚甲醛(5)、香草木宁(6)、山小桔碱(7)、pregnenolone(8)、16-dehydropregnenolone(9)、lochmolin E(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4′,7-环氧-8,3′-新木脂烷类化合物,化合物2~4、8~10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河南科技》2014,(9):36-36
一、分离时间 在仔蝎蜕下白色纤维状胎皮并由白色变为橘红色、尾节翘起时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00.
 采自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的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在由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酵母膏2 g/L,100%海水,pH为7.5的培养基(GPY)中能够产生真菌毒素青霉酸,产量为5.5 mg/L。在GPY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的单萜α 蒎烯,能改变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含量,并显著促进该真菌产生青霉酸,产量可提高至29.15 mg/L。结果表明α 蒎烯在该菌的作用下主要得到系列氧化产物,并进一步发生氧化降解。单萜α 蒎烯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诱导子,引起微生物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膜上酶系的活性,使代谢活动得到调控,改变代谢产物组成或产量,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上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