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7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吴兵  李正涛  姚昕 《科技信息》2007,(36):43-44
保健橄榄茶以野生橄榄果实为主要原料,添加枸杞、菊花、玫瑰等辅料,经干燥、调配、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其色泽美观、香味特别、口感较好、风味特殊、冲泡性好,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2.
脑对双耳听觉信息整合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60 a来有关脑对双耳听觉信息整合的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脑处理双耳信息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双耳神经元的分类及其生理特性,以及双耳神经元在听觉系统的拓扑学分布研究;然后对脑处理双耳听觉信息研究的热点领域进行了重点探讨,综述了上橄榄复合体、下丘和听皮层双耳神经元对双耳时间差和双耳强度差的编码方式,以及脑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编码来分析声源方位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作展望.  相似文献   
23.
24.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泥蚶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精母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呈极性分布,高尔基体结构典型,染色质多数团块状、少数颗粒状分布于核质中;精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数目较少,基质电子密度高,并逐渐迁移至细胞核的后端,参于精于中段的形成,核内染色质从粗团块状→颗粒状均匀分布→高电子密度的均质体;初级精母细胞发育至后期精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及核的体积各期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25.
浅谈汕头橄榄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榄系橄榄科橄榄属常绿果树,原产于华南热带至亚热带地区,为我国南方特有果树,在潮汕地区,尤其是汕头多有种植。其果可鲜食,亦可制成凉果及加工成副食,市场需求量大。橄榄经济价值很高,普通鲜食橄榄每公斤10~40元,名贵品种如三棱橄榄每公斤达到600元以上,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笔者对汕头橄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提出了下面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江苏种群橄榄蚶不同个体的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8种同工酶进行分析,得到基本图谱,并对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21个基因座位、38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1个基因座位(Me-1、Adh-2、Adh-3、Ldh-1、Ldh-2、Amy-1、Amy-2、Est-2、Sod-2、Cod-1和Cod-2)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P)为0.5238,该比例接近一般海产无脊椎动物的多态座位比例,表明江苏种群橄榄蚶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能力.  相似文献   
27.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干露、水温、盐度和底质对橄榄蚶成贝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度65%-75%情况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橄榄蚶成贝的干露能力逐渐降低;在海水盐度24.6和pH7.8的条件下,橄榄蚶成贝存活的最适海水温度范围为5-19.8℃;在海水温度19.8℃和pH7.8的条件下,橄榄蚶成贝存活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5-30;在海水温度20-23℃、盐度21.8和pH8.1的条件下,橄榄蚶成贝在多种底质中均能存活,其中以泥砂质和泥质为宜.  相似文献   
28.
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的工艺影响因素及工艺控制条件。通过乳酸菌种扩大培养,对发酵影响因素进行L16(45)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橄榄汁添加量4%,糖添加量为6%,乳酸菌接种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为4h,即可得到风味独特、组织细腻、酸甜可口的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29.
分别将HRP微电泳入黄雀的上橄榄核(SO)、角状核、层状核和巨细胞核,观察其顺、逆行标记物的分布.结果表明,SO接受同侧层状标和双侧角状核的传入,双侧SO之间有交互投射,SO的纤维投射至外侧丘系核腹侧部、外侧丘系腹核和中脑背外侧核.因此,它属于听觉传入通路中的第二级中继站.此外,SO向巨细胞核投射并形成巨细胞核→层状核→SO→巨细胞核的闭合环路.此环路可能参与听觉信息的反馈及声源定向等的初步整合机能.  相似文献   
30.
橄榄蚶含水量、肥满度和生化成分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测定了采自浙江灵昆岛潮滩的橄榄蚶含水量、肥满度和生化成分,分析其周年变化.结果显示:橄榄蚶含水量、肥满度和各生化成分的月间变化差异显著.含水量和肥满度的周年变化范围为74.59%-81.36%和6.92%-14.11%,橄榄蚶肥满度与含水量的周年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软体部干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总糖和灰分的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55.17%-66.80%、5.60%-16.81%、2.43%-6.42%、6.82%-21.20%和4.37%-12.13%,不同生理变化阶段的生化成分主要与繁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