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杨贵玲 《科技信息》2013,(9):497-497
热连轧厂试制管线钢时出现生产不稳定,性能强度偏低。批量生产X70\X80的厚规格时,精轧机存在压下率小,导致品种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轧机空过生产,解决了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传统AGC系统中弹跳方程受轧机刚度系数精度和弹跳曲线线性条件的影响而无法得到精确的机架轧出厚度的问题,提出以轧机弹跳特性曲线为基础的机架轧出厚度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得到新的前馈AGC、厚度计AGC及其与监控AGC的相关性模型.将优化后的AGC系统应用于某热连轧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对于厚度规格35mm的带钢,允许厚度偏差±20μm时,厚度精度命中率可达962%以上,远优于现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3.
对影响板形、板厚和张力的各种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冷连轧机综合耦合模型.针对耦合模型的特点提出分步解耦设计策略,相对于常规解耦设计可明显简化解耦过程,并给出各解耦环节的简化方案以利于实际工程应用.基于某1250mm八辊五机架冷连轧机第1机架的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简化后的分步解耦系统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其可有效消除轧制过程中板形、板厚和张力控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简要介绍了唐山钢铁公司1 700 mm五机架酸轧机组的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以及关键传感器配置.重点研究了冷连轧机组部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包,它包括基于神经元网络、成本函数和轧制物理模型的CORUMTM过程工艺模型以及集高精度、高响应、多变量为一体的厚度、张力和平直度闭环控制技术.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先进工艺模型的预设定方法结合在线的闭环控制技术保证了板带产品质量,最终产品具有较高的厚度精度和平直度精度.  相似文献   
105.
四辊轧机轧辊弹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轧辊弹性变形影响函数解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公式.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轧辊弹性变形解析软件.采用编写的解析软件对某1 700 mm热带轧机精轧机组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增大弯辊力将降低出口带钢凸度;弯辊力的变化对辊间压力分布、工作辊挠度及辊间压扁的影响较大,而对支撑辊挠度及工作辊与轧件间的压扁影响不大;辊间压力在支撑辊端部位置存在峰值.以上模拟计算结论均符合轧制理论及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有理函数拟合方法,在轴向力和转速变化的条件下对轴承接触角的变化进行曲面拟合,得出函数表达式,并对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满足新型无锥套油膜轴承对衬套的要求,对衬套材料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同时给出了具有最优承载能力的间隙函数,为衬套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此提出了基于动压效应的三段圆弧衬套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08.
钛合金棒材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MSC.Marc 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和接触分析技术,对Φ7.5 mm 的钛合金棒材四机架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对轧件的宽展、应力分布、轧制力、轧制力矩进行了分析,并在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本次轧制钛合金棒材所制订的试验方案是合理的.模拟与试验相结合,为产品工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以达到减少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针对2150热连轧机组第3架轧机轧制过程中发生的振动问题,对机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计算,推导了轧机机架第一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为10.978 Hz,对快速计算机架固有频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应用有限元法对机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固有频率比较吻合,从而为轧机机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实现微尺度辊缝形状调节,提出了辊型电磁调控技术,并自行设计制造了φ270 mm×300 mm辊型电磁调控实验平台.通过电磁-热-力耦合数理建模,并对比分析相同工况实验和仿真结果,发现两者结果十分接近,模型可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等效电流密度和频率下轧辊凸度及轧辊凸度增长速率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等效电流密度、频率、加热时间对辊型曲线的影响,并从避免电磁棒局部温度过高及便于轧辊凸度调节出发,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