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系统科学   169篇
丛书文集   94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306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运用ANSYS程序对6个典型K型方钢管混凝土节点和1个K型方钢管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节点极限承载力随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主管中混凝土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节点的玻坏机理和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92.
针对数据传输时所需通信分析暴露通信者身份及相互关系的问题,采用混淆网络和洋葱路由来掩饰其真实通信,通过建立匿名路径来防止通信中的流分析,但所有路由器需要通过交换路由信息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分布式匿名路由协议.该协议不需要任何节点收集和存储网络拓扑信息.模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3.
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在线动态系统故障检测快速生成方案,利用NetCon系统实现控制器与故障检测系统运行在同一个智能节点上,使得残差的生成与系统的性能联系起来,实现不仅能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还能完成故障检测的功能,同时能够避免闭环控制对故障检测的影响。针对一个实际的伺服电机,是进行离线辨识获得电机的模型;设计一个输出估计器——动态观测器,生成残差信号;通过离线仿真和在线实验证实该方案的有效性,完成从理论到实验仿真,再到实际运用的系统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94.
郑春雷  姜华  刘海涛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351-2356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是用有限寿命的电池来提供的,因此能量有效策略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通过结合传感节点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法和系统设计策略来研究组成网络的传感节点的能量有效策略,达到最小化传感节点能量消耗的目标。通过OPNET仿真给出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95.
针对大型动态组通信,提出一种基于Iolus LKH SKDC混合策略的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中全局组控制器通过密钥树来管理各个子组控制器,每个子组内采用改进的LKH SKDC方案管理子组成员;子组管理器根据成员ID值,利用单向散列函数计算成员所在路径上各节点密钥值。该方案具有分组管理和集中管理的优点以及良好的可伸缩性,它使LKH方案中的单点失效问题限制在子组范围内,不会对全局产生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案中子组管理器的密钥存储和动态更新开销大大减少,且用户在加入和退出子组时不会随机产生更新密钥,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6.
对高层建筑结构剪力墙柱节点的标注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墙肢自然走向法”的标注和计算剪力墙柱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准确、高效,能够很好地实现复杂的剪力墙柱节点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网格的目标跟踪算法,以解决在目标跟踪过程中信任度(belief)更新和传感器节点信息贡献量估计问题.该算法对信任度进行非参数化表示,用基于网格的算法对序列贝叶斯滤波过程进行实现.并且利用目标位置预测和基于网格的算法在不预先获知传感器节点测量数据的情况下,对节点的信息贡献量进行估算.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该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算法适用范围方面都有显著改进.最后在仿真环境中验证了基于网格的目标跟踪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8.
张月钧 《科技资讯》2007,(33):28-30
随着变电站的逐步数字化,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已经成为制约变电站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必须考虑一种新型的光电互感器来适应变电站的发展.文中基于光电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讨论了光电互感器对数字变电站的影响和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IEC61850标准对光电互感器在数字变电站中建立了信息模型.光电互感器作为新型的电子式互感器,其应用将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CAN总线是现今非常流行的一种现场总线技术,其主要工作在链路层和物理层,但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应用层协议来实现具体的功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应用层协议是De-viceNet和CANopen,但是这些协议比较复杂,更适用于大型的节点网络.本文简单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和技术规范,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CAN节点网络的应用层协议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0.
以甘肃临夏塬堡黄土剖面的土壤地层界线MIS1/2、MIS3/4的年龄作为节点控制年龄依据.MIS1/2,MIS3/4年龄的获取据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南京葫芦洞石笋所测气候事件年龄,即MIS1/2为11.5ka B.P.,MIS3/4为59.8ka B.P.,将这两种气候事件年龄组成3种节点年龄控制模式,即模式1:0—59.8ka B.P.;模式2:0—11.5ka B.P.和11.5—59.8ka B.P.;模式3:11.5—59.8ka B.P.分别作为节点控制年龄,运用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计算研究剖面各个层位的地层沉积时间,并将计算的相同层位年龄进行比较,同时将AMS14C,OSL测年,YD,H事件年龄与利用3种模式作为节点控制年龄计算的相应层位的年龄进行比较,结合剖面岩性和气候阶段分析研究后发现,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均存在不足,但在冰期或间冰期内,选用较准确的控制年龄作为节点,用磁化率或粒度年龄模型高分辨率确定的地层沉积时间均较接近地层沉积的实际年龄,但就两种年龄模型的相对精度和准确性而言,磁化率年龄模型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