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毅 《自然杂志》2014,36(2):147-154
要说这两个月来科学界最抢眼的大事,无疑非科学家首次发现早期宇宙急剧膨胀的直接证据莫属。这一突破性的重大发现有望帮助弄清宇宙诞生之谜。一些物理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可以跻身过去25年最重要的宇宙学发现之列。当然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科学进展也让我们无法平静。受控核聚变研究获得新进展,首次实现能量总增益,标志着核聚变能源迈向新时代;基因疗法首次降伏HIV,或可促“功能性治愈”艾滋病;个人基因组测序即将进入千美元费用时代……只想说,这个春天来得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42.
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节能技术,但是人类目前可利用的能源资源毕竟有限,主要能源将在未来几十年至100多年的时间内枯竭。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特点,对钨、碳、铍、钼、碳化硅和碳化硼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资讯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1,(10):7-7
激光聚变研究三人组。发展清洁能源 在过去.激光聚变研究集中在核武器试验。近日.在哈威尔的奥尔德玛斯顿和卢瑟福一阿普尔顿实验室.无沦在英国及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一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表示.他们将合作开发激光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45.
奇云 《科技潮》2011,(12):58-63
虽然主流科学界对冷核聚变持否定态度,但是也有许多科学家并未就此罢休,22年来,不断有人坚持探索"冷核聚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6.
论述了“气泡聚变”与冷聚变都属于新型聚变,指出中性粒子与核的聚变可在任何温度条件下进行,强调要用新观念与新思维来正确对待新奇核现象。  相似文献   
47.
核工业是当代高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核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核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逐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核科学技术体系,包括科学研究、工业技术、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确立了世界核大国的地位。我国核科学技术应用在国防、能源、工业、农业和医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8.
如今,七大最有前途的技术虽然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们已经涌现甚至开始实行。从核聚变到人工智能,从飞行汽车到喷气背包,这些我们最喜爱的技术一直令人期待。1、飞行汽车飞行汽车的概念出现和汽车一样长久,亨利福德是第一个有此想法的人,早在1926年就想建造一辆"飞机汽车"。不幸的是,其样机坠毁了,驾驶员因此丧命。虽然不大顺利,但福德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汽车和飞机某一天一定会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9.
自举电流最早是由Bickerton、Connor和Taylor发现的。自热核聚变装置TFTR以及后来的JET、JT-60以来,自举电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直到现在,自举电流被认为是维持托卡马克装置稳定运行的根本。由于非感应电流驱动的效率很低.这使得用非感应电流驱动提供聚变中全部等离子体电流的成本非常巨大.导致托卡马克装置稳定运行变得不可能。  相似文献   
50.
自适应光学技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文汉 《自然杂志》2006,28(1):7-13
动态光学波前误差是困扰光学界几百年的老问题,自适应光学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自适应光学通过对动态波前误差的实时探测—控制—校正,使光学系统能够自动克服外界扰动,保持系统良好性能。本文在说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后,介绍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三套自适应光学系统及其使用结果:1.2m望远镜天体目标自适应光学系统,“神光I”激光核聚变波前校正系统和人眼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