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211篇
教育与普及   4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综合类   765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紫外光对溴苯(BB)的吸收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PMMA-BB梯度型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折射率分布进行了间接测试,详细介绍了这种紫外有机光谱法的测试原理及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预制棒的折射率分布是呈抛物线分布,但在最佳理论分布有着一定的偏差,与Lorentz-Lorenz模拟方程的结果相对接近。同其他复杂的测试方法相比,紫外光谱法所需仪器普通,测试简便,不失为实验室中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预制棒折射率分布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古建筑之斗拱构造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平宁 《安徽科技》2003,(12):59-60
一、斗拱在中国建筑中的历史渊源和作用 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斗拱,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西周初年,从西周到战国时代若干铜器的装饰图案中已有栌斗.到汉朝,斗拱不仅见于两汉时期,还见于东汉的石阕、崖墓和明器上的建筑中.及至唐代,斗拱已臻成熟极盛.这时的斗拱既用以承托屋檐或平坐,将屋面或楼面的大面积荷载传递到柱上,也是建筑形象组成部分.在建筑的整个立面构图上斗拱发挥了结构和艺术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表现出中国木构建筑稳健和雄丽的风格.此外,斗拱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到明代和清代,斗拱建筑结构已从注重力学角度阶段逐渐演变成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并进一步形成装饰化的规范发展阶段,这时已是一个与近现代建筑结构艺术有机衔接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03.
吉林西林河地区糜棱岩显微构造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吉林西林河地区糜棱岩的显微构造特征 ,指出韧性变形是该区太古宙断裂变形的主导变形机制 ,同时阐述了在该区研究糜棱岩显微构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北淮阳带新元古代花岗质侵入体的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在北淮阳带地层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之一 ,是将以前建立的一些变质岩群解体成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地层或岩石地层单位 ,并重新厘定了它们的含义和分布。最近从原卢镇关群、佛子岭群、梅山群中识别出了较多变形花岗质岩体 ,马文璞等运用单颗粒锆石 U- Pb法测得四个变形花岗岩的年龄为 74 4± 9Ma和 665± 3 9Ma,属新元古代。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这些变形花岗岩的 R1 变化主要范围为 1 93 4~ 2 768,Ga/Al值位于1 .72~ 3 .61范围内。在 Zr,Nb,Ce,Y - Ga/A l图解上 ,它们主要落入后造山 ( PA)型花岗岩区 ;在 R1 - Ga/Al图解上 ,也属于后造山 ( PA)型花岗岩。上述事实可能意味着 ,Rodinia泛大陆的汇聚发生在新元古代变形花岗岩侵入之前 ,但随后即开始了拉张活动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液-固相界面反应的活化能应包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γ,得到:E0=Eα+βSmγ     (I)    k=k0exp(3MβγρRT.1r)         (II)t0=ρr3-2α0(3-2α)(4π)α-1k0(III)t1=∫t00ρ(4π)α-1k0r2(α-1)exp(-3MβγρRT.1r)( )采用粒径为147μm锡粒与甲基磺酸反应,其t0为t1的几十倍之多,用实验证明了该假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6.
该文归类分析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组合数学试题的表现形式,并结合题例给出了组合配置问题的几种技巧性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一种方便、实用的微机辅助教学实验系统。用一台主控微机控制多台(以30台被控机为例)被控微机的视频传输系统,以达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传输。其中控制微机为教师控制,其它为教师教学用机和学生用机。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该系统用VB6.0设计虚拟控制界面及控制程序控制以GAL为中心的硬件系统。全面完成了教学、自学、示范、监视等四大教学功能和个选、全班两项教学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08.
本考试系统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采用标准Windows界面,针对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类课程考试而设计.具备可视化、题库选题式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有关选题及交卷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对某隧道为例,应用工程地质学,地质力学的方法对隧道围岩掉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围岩的稳定性用赤平投影进行了解析,对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出隧道中的不稳定块体主要为由于不良地质界面和临空面的相互组合形成的不稳定滑塌体。构造体系的型式为岩体的结构组合型式划分提供了依据,据此就可定性的评价岩体的稳定性,除此而外,隧道岩性及其组合,地应力及构造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是引起隧道围岩掉块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张美芹  孙鹏  陈勇  李菲  高曌  邵元华 《科学通报》2003,48(8):787-792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电解池, 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相比为1(r = Vo /Vw)时可质子化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W/DCE)上的转移反应, 确定了它们的亲油性. 该系统是将含有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滴在银/氯化银电极上, 然后将1,2-二氯乙烷溶液覆盖在水溶液的表面, 再与有机相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构成常规的三电极系统. 由不同pH值下测得的循环伏安图计算出了阿米替林、苯海拉明和苯海索3种药物离子在W/DCE上的标准离子分配系数、标准离子转移电位及标准离子转移吉布斯自由能等. 由实验结果构建的离子分布图可用来预测和解释可离子化物质在两互不相溶溶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