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91.
692.
桂州 《科技资讯》2013,(28):77-77,79
多晶硅项目生产中,氯硅烷介质有毒,对人体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且易燃,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有在国内外多晶硅生产中,很多项目对一侧为氯硅烷介质,另一侧为水的换热器,选择了安全性比较高的双管板换热器,但从实际使用过程中情况来看,这种双管板换热器在换热管头或管头附近出现裂纹,最终导致设备失效,分析其事故产生的原因和气制造成本,此处选择单管板换热器代替双管板换热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93.
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国内某火电厂烟气脱硫换热器选型的研究过程,同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694.
为揭示间壁式筛网网格换热器中网片与隔热片厚度比对换热器效率的影响规律,在数值计算中引入了间壁热阻和隔热片导热系数,改进了传统间壁式网格换热器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与传统计算方法对比,发现改进方法使间壁式网格换热器计算更加精确并更体现其结构特点.利用改进的方法对换热器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了换热器效率及其内部温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隔热片与网片厚度的选取对换热器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当隔热片厚度为0.2mm及网片与隔热片的厚度比为4∶1时,相同长度下的换热器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95.
针对浮头式换热器结构特点和其本体所用复合钢板焊接特点,从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工艺评定,到焊后检验均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结果表明所制订的焊接工艺合理,产品焊接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96.
摘要内容:通过对换热器各种类结构、性能的比较、分析,从而提出应如何强化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697.
板翘式换热器在碳四抽提装置脱重单元塔顶应用后,实践证明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经济性好、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建议在化工装置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8.
田峻  张楠 《科技信息》2008,(17):92-92
换热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垢问题,结垢是指在设备系统中与流体相接触的固体表面上逐渐积累起来的那层固体物质,通常以混合物的形态存在。由于污垢运行随运行时间而不断增长,使换热器的传热能力逐渐下降,这就要求周期性地进行清洗并定期进行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699.
以西北某330 MW火电机组的发电机定子冷却器反冲洗清洗维护改造为例,介绍了板式换热器反冲洗清洗维护法在大型火电机组上的应用。从改造前后的操作程序对比和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原理分析,多角度阐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00.
多区域型兰炭余热回收换热器内颗粒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兰炭颗粒在换热器内的流动特性,对于提高换热器的余热回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换热器内颗粒流动过程的离散单元法(DEM)模型,分析了换热器内的颗粒流动。结果表明:兰炭颗粒在换热器三个分区内均为整体流,内换热器间区域颗粒流动均匀性优于内外换热器间区域;流动过程存在着自换热器底部向上传递的速度波,颗粒竖直方向速度为不断脉动过程,且越接近料层顶部颗粒脉动幅度越大;颗粒流经内换热器横管时有明显绕流现象,横管下方形成无粒子区,颗粒流速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