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针对热连轧过程中板形板厚综合控制问题,提出了兼顾板形的负荷分配方法,并且使用免疫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实现板形板厚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42.
为了提高分段冷却在板形控制中的作用,对1400F铝带箔轧机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获得了一组最优的冷却参数,并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冷却效率重要性的因素依次是冷却液粘度、喷射速度、冷却液温度和喷射角度.  相似文献   
143.
中南工学院课题组设计创造了动力测试装置,建立相应的高速流场系统,采用新型的动态测试电磁法和差动前置放大器进行了叠层板形元件流致振动测试与分析。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4.
建立了薄带冷轧机的板形自动控制目标设定模型,它以轧后带钢的在线屈曲和后屈曲理论为板形生成的力学判据,以实测带钢温度横向分布为补偿,分别在2030CVC冷连轧机和1250HC冷轧机上运行成功,生产实绩证明其控制效果优于原用的引进模型,板形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5.
HCW轧机辊系变形计算机模拟及辊缝控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通过对某宽板轧机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找出了HCW轧机在轧辊辊型、弯辊力及工作辊横移量变化时辊缝的状态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采用等储备原则与板形良好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对板带轧制规程进行选优计算,并给出了计算框图.  相似文献   
147.
为了深入探讨WRS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WRS模拟机上进行了弯辊力与工作辊移动量对板凸度与边部减薄控制效果的双因素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弯辊力是板形控制的显著因素,随着工作辊的移动其控制效果明显增强,因此WRS轧机比四辊轧机具有更强的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8.
板形最优综合控制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CLECIM带钢冷连轧机板形自动控制(AutomaticFlatnessControl,简称AFC)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板形目标曲线、评价板形的性能指标函数及综合AFC系统的结构,推导出最优综合控制算法.该算法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利用输入信息,全面考虑多个执行机构对轧件各个区域的作用,避免了各控制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易于在线实现.该AFC系统已在某四机架冷连轧机上实验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投入该AFC系统,板形精度比手动控制平均提高75%  相似文献   
149.
液压弯辊的液压系统,采用了电液压力伺服系统,电控系统采用了结构简单、编程方便、高可靠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它与主机的WDPF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有机地结合,组成一种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在控制和消除板带材的中浪、边浪及瓢曲等实际问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0.
板形仪张力信号源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板形仪检测辊检测的张力信号进行研究,实现了信号源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本文的方法可用于设计其它复杂信号发生器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