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系统科学   191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182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独特的花香会唤起一个人久远的美好回忆,但一种难闻的气味也会让人对某种食物避之唯恐不及。嗅觉不仅让人的感受更加细致入微,而且对很多动物感知周围环境、以至于更好地生存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手风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体肢体运动的过程,熟练地运用和控制上肢各关节,及全身各部位的神经肌肉,准确地把握肢体运动的全过程,对于解析和研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高中语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运用归纳法,启迪学生思维,采取比较法,促进学生思维,以多角度感知法,开拓思维,加强检测,强化思维。  相似文献   
995.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提供了色彩鲜艳的画面、形象生活的情景和准确地道的语言,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密度得到不断加大,优化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陈一统 《甘肃科技》2011,(14):34-35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通常使用等间距的导频估计信道,比如多径瑞丽信道.但是,众多其他类型信道的冲击响应系数只有少数非零值.对于这些稀疏信道,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信道估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导频数目,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现有应用里面采用最小l1范数法.首先提出了OFDM系统中应用压缩感知理论估计信道的模型,接着使用改...  相似文献   
998.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当有数据流传输时,一些节点会因网络能量分布不均而过早失效,使得源节点不得不通过另一条更长且低效的路径才能将数据包路由至目的节点,从而影响网络寿命.为了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需要设计能量有效的协议,适应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电池感知的双向搜索路由(battery-aware bi-directional searchrouting protocol,BAR-BIDS)协议,该协议通过改进深度优先搜索,能在网络中已有部分节点因能量耗尽而失效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跳数相对较少的路径,从而减少网络中的能量消耗.且该协议能较好感知节点的电池状态,减少节点电池的放电损耗.仿真结果表明,当网络中有数据流传输时,BAR-BIDS协议能较好均衡全网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99.
 协作频谱感知虽然可提高系统的感知性能,但随着感知节点数目的增加,系统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系统传输效率下降.分析了协作频谱感知方法的感知性能,得到协作频谱感知的感知性能与感知节点数目和接收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次级用户节点的选择方法,该方法有效保证了所选择节点的感知性能,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0.
陕北地区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为进一步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户访谈、问卷调查与实测数据对比的方法.结果 陕北地区居民对当地降水和温度变化的感知强度均随年龄(被调查者年龄为11~80岁).变小而在波动中变小,其中对降水和温度的感知强度分别以≥66岁和61~65岁年龄段相对较大,且延安地区居民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强度随年龄变小而变化的幅度更大;与实测数据对比,居民的温度变化感知一致率延安、榆林地区分别为22.2%和66.7%,对降水变化感知的一致率均为33.3%.结论 从总体趋势上看,居民对温度、降水的感知与实测数据相对一致.在温度、降水变率较大的时段,居民的感知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