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8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596篇
系统科学   362篇
丛书文集   519篇
教育与普及   4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8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4998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919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1187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904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16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92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以远程开放教育中形成性考核工作的需要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建立了基于WEB的形成性考核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考核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能引导、全过程监控、科学合理评价到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自动化。最大可能的发挥形成性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纳米催化剂KF/Al2O3制备条件的正交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碱KF/Al2O3催化剂工艺参数.以丙烯腈和丙二酸二乙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收率为考察指标,对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制备工艺参数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并根据回归拟合的多项式数学模型,讨论了浸渍法制备的较佳工艺.  相似文献   
143.
嵌入式PID自整定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阻炉的温度为控制对象,应用基于ARM7内核的LPC2114和μC/OS-Ⅱ操作系统,分析了传统的继电自整定方法并进行了智能化改进,设计了一种嵌入式PID自整定控制器。实际应用表明:相对于经典的PID控制器,该控制器稳定、可靠,解决了温控难点及现场控制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以多聚甲醛为还原剂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用的碳载Pt(Pt/C)催化剂.结果表明,由于制得的催化剂中Pt晶粒的平均粒径小,结晶度低,因此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优于商品化的E-TEK公司的Pt/C(Pt/C-E)催化剂和以甲醇为还原剂制得的P/C(Pt/C-M)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5.
基于灰色理论的C3602铅黄铜退火硬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C3602铅黄铜退火后硬度预测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在25℃-500℃退火温度范围内,预测值与实测值呈现出较高的吻合性,其相对误差在0.99%-2.27%范围之间,C3602铅黄铜冷加工后软化温度为400℃。研究表明灰色理论用于C3602铅黄铜性能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6.
利用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表面渗铝进行催渗。采用工业N2中的余氧作为内氧化介质对纯铜渗铝后的试样进行内氧化,可在纯铜表面制备一层细小弥散的Al2O3粒子。对内氧化层的硬度分布、显微组织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渗铝过程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较高且更加均匀;内氧化后,能在渗铝层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  相似文献   
147.
对Cu-0.1Ag-0.18Zr合金时效后的电导率、显微硬度以及电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940℃固溶1h后,在56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在48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时效前冷变形能大大加快第二相的析出过程,使合金综合性能显著提高。该合金经940℃固溶再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1h,其电导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85.6%IACS和HV131.2,而固溶后直接时效为81.3%IACS和HV116.1。在载流条件下,合金的磨损量随加载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磨损机制是以电蚀为主的电蚀、犁削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48.
毡体密度对C/C复合材料增密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液化石油气作碳源、针刺炭毡作增强体,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中制备炭/炭(C/C)复合材料,在毡体内部设置石墨纸作发热体,并研究了一次性沉积15 h后,毡体密度对增密速度和材料结构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沉积炭的显微结构,用XRD均峰位法研究了材料的石墨化度,并用排水法测量材料的表观密度.研究表明, CVI工艺增密速度随毡体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较高的毡体密度有利于获得较高石墨化度的高织构的粗糙层结构(RL)热解炭.图4,参15.  相似文献   
149.
用拓扑量子方法预测多氯代二苯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是用于判断化合物毒性的重要参数.以210种(含二苯基醚)可能分子结构多氯代二苯醚(PCDEs)中已有logKow实验数据的107种为建摸样本,在以往的量子化学算法、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和体积参数法预测PCDEs的logKow基础上,本文采用新的拓扑量子方法预测PCDEs的logKow该方法考虑分子图顶点的性质,直接用PCDEs分子碎片的电离能Ip为主元构建拓扑分子邻接矩阵,同时结合分子轨道理论,指定矩阵特征根居中的二个为分子轨道的前线轨道(HOMO、LUMO).计算的结果表明,求得的HOMO、分子体积与logKow有很好的相关性:logKow=-0.8899 0.005865SR-0.1498HOMO,R=0.9700,s=0.1968,F=829.9,n=107.图3,表3,参9.  相似文献   
150.
对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典型的C3 植物大豆、C4 植物玉米、景天酸代谢(CAM)植物仙人掌进行了对比实验 从实验结果来看,铁皮石斛的叶绿素a/b值较低,pH变化与仙人掌非常相似:白天都是从低到高,夜里都是从高到低 有机酸含量有昼夜波动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较大豆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