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上史诗     
明洪武四年(1371年),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姓回族家庭里。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  相似文献   
42.
明朝建立后,逐渐开始与西域诸国交往,到明成祖时规模较大,之后逐步放松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本文拟就西域势力较大的别失八里与明朝的关系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43.
北京的王府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号称“中华第一街’:很大程度上与王府有关。据介绍,元大都时,王府井大街叫丁字街,到明朝朱棣迁都北京时,在此修建了10所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清代,明朝的10所王府已没有影子,只留下了王府井这个街名。目前能够找到的都是清代王府。  相似文献   
44.
明朝中央派遣出使朝鲜的使臣,可分为宦官、朝官两种。从出使情况看,这两种类型的使臣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朝廷大事,派文臣前往颁诏,应对李朝方面的告哀、请封,及出于皇帝个人喜好的征求,都派宦官前往。  相似文献   
45.
46.
16世纪的中国农民有两种生活方式:传统型的小农经济深受赋役剥削,贫困破产至流离失所,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严重的流民问题;商业化的农业经济则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导致了生产集约化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农村雇佣劳动力,产生了农业资本主义萌芽.  相似文献   
47.
人殉,即用活人为死者殉葬,以卑者殉尊者。我国人殉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人殉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汉至宋代逐渐式微,到了元明清时期又死灰复燃,犹以明朝为最。明太祖朱元璋首开人殉之制,历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五位皇帝,至英宗才被废止。明朝人殉制度的废除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已有大势所趋之向且与明英宗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殉制度的存在目的是为了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明朝人殉制度的废除是社会文明与等级制度冲突的表现。  相似文献   
48.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却成为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崇祯早期形成的抑郁人格导致了不恰当的做事方式,行事风格,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49.
明朝统治者设立贵州行省以后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一面发展儒学教育 ,一面推进科举制度 ,大力培养和选拔封建统治人才。而明朝科举制度在贵州逐步推进和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儒学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 ,给明代贵州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明清两朝科场的舞弊与反舞弊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实质上是在明清两朝期间科举制度的一种内在处境。在这种情况下,反舞弊一旦成功,即意味着科举制度的彻底破产,因此反舞弊只能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