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68篇
系统科学   110篇
丛书文集   329篇
教育与普及   3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2篇
现状及发展   8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87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71.
根据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箍筋的锈蚀机理,认为在混凝土碳化过程中在箍筋与纵筋间存在宏观电池腐蚀及其它增加箍筋锈蚀量因素,利用已有的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观点,并提出了箍筋与纵筋的联合经时模型.  相似文献   
172.
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催化剂活性组分、裁体、助剂、催化剂前驱体的筛选和加氢机理等多方面综述了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备肉桂醇的催化剂研究,指出了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分子筛和纳米碳管上的择形加氢规律;研究廉价易得的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及常压固定床连续加氢工艺;应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择形加氢机理.  相似文献   
173.
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偶氮氯膦Ⅲ-镧(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随着BSA量的增加,偶氮氯膦Ⅲ-镧(Ⅲ)配合物在669nm波长处吸收峰呈线性下降且发生了红移,由此推测发生了结合反应.探讨了pH值、不同干扰离子、离子强度等对该结合反应的影响.BS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偶氮氯膦Ⅲ-镧(Ⅲ)的作用机理相类似.得出了一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4.
报道了用断裂力学的三点弯曲实验测试Ni膜与Ti基体之间的膜基界面结合能G,并与剥离实验结果以及Miedema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断裂力学方法测得的界面结合能G随基体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的增大而增大,而与薄膜厚度无关;断裂力学方法测得的本征界面结合能与Miedema模型计算结果一致,而与剥离实验结果有差距,但仍具有可比性.文中还讨论了用断裂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方法测量膜基界面结合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5.
致癌机理的双区理论发现,绝大多数环境中的致癌剂,均通过引起DNA股间互补碱对的共价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致癌物中的霉菌毒素即黄曲霉素G 1 ,N-亚硝基化合物中的亚硝基二乙胺,二丁胺,吗啉和四氢吡咯、偶氮染料中的4-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喹啉,均剂量相关地引起DNA股间交联.而相应类型的非致癌剂黄曲霉素B 2 、亚硝基二苯胺、4'-溴-4-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异喹啉,均不能引起此种交联.用DNA交联24h修复实验,首次提出测定DNA股间交联中、互补碱对交联比率的方法.证明:DNA非互补碱对交联被完全修复,但互补碱对间的交联则难以修复,而互补碱对交联的比率与其致癌强度相关.致突变谱数据证明:突变即点突变和移码变异都是由交联的互补碱对所指导.因此,双区理论是化学、内源物和物理致癌作用的合理机理.  相似文献   
176.
低热固相法合成纳米(NH4)3PMo12O40·4H2O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纳米(NH4)3PMo12O40*4H2O,XRD、31P NMR研究发现,在此固相反应的4个步骤中(扩散,反应,成核,生长),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产物的成核.  相似文献   
177.
改进的多孔硅生长模型和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孔硅生长过程中阳极化电流,氢氟酸(HF)含量与多孔硅微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改进的多孔硅生长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该模型吸收了限制扩散模型的优点,同时考虑了F-与空穴的反应过程因素,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出多孔硅形成过程中大电流条件下的电化学抛光现象.二维(100×100)点阵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匹配性,模拟得出的多孔硅的多孔度同实验数据相比较,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78.
利用TG—DTG技术研究了合成的5种交联壳聚糖的热分解历程.通过对比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char微分法对31种机理函数求得的动力学参数,推断出各步的可能热分解反应机理.5种交联壳聚糖发生第l步热降解的动力学机理函数相同,都为简单三级反应,遵循f(α)=0.5(1-α)^3,g(α)=(1-α)^-1/2-1;第2步均为壳聚糖的分解,其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均为简单的二级反应;5种壳聚糖的稳定性为:CCTS—B—15—C—5>CCTS>CCTS—2≈CCTS—B—18—C—6>CCTS—1.  相似文献   
179.
RTP硅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快速热处理(RTP,Rapid Thermal Processing,)制备太阳电池p—n结开辟了一种新的低成本技术。这些年许多科研机构对RTP系统的设计、RTP快速扩散模型、RTP制作器件做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RTP快速扩散模型和回顾了RTP硅太阳电池的发展过程,提出了RTP硅太阳电池研究的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0.
分析了轧辊与轧件接触面的复杂摩擦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轧件振动模型,研究了粘滑共存摩擦转变为全滑动摩擦时,由于轧件失稳所导致的轧机颤振现象,并采用相平面法分析了振动系统的极限环稳定性,同时,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轧件振动模型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抑制颤振的方法,并通过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