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9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61.
应用单边缺口三点弯曲(SEN)、双悬臂梁法(DCB)和短棒法(SB)三种测试技术研究等离子喷涂ZrO_2陶瓷和WC-Co金属陶瓷涂层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_(IC),测定了各方法的柔度标定试验计算公式,得出WC-Co类涂层G_(IC)高于ZrO_2类,内聚型(Cohesive)断裂的G_(IC)高于粘着型(Adhesive)断裂的G_(IC),粉末粒度细、涂层孔隙度低、裂纹少的涂层均使G_(IC)提高,显示G_(IC)对涂层显微结构特征变化较常用的拉伸粘着强度试验法敏感。认为DCB法和SB法有较为严格的理论基础,SB法测定简单易行,数据集中,能敏感地反映断裂类型的特征;DCB法可于一根试样测出多个G_(IC)值,有利于对涂层性能进行统计可靠性评价。涂层断裂力学研究可为选择粉末、优化涂层工艺和指导涂层设计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2.
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方法研究在高温与中子辐照的环境中金属材料的氦脆化.首先建立了金属中氦泡的演化方程,在讨论氦泡成核和长大机理的基础上,求得了氦泡的成核与长大速率及涨落长大系数,最终导出了氦泡密度分布函数和金属发生氦脆断裂时的临界氦泡半径。  相似文献   
263.
高分子材料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温度场,应力场对制品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等问题.其中有关时-温等效性的问题作者已作过详细的讨论,但应力-时间等效性问题尚未见报导.现从时温等效原理出发,通过表观活化能与外场应力关系,推导出高分子材料应力-时间等效关系式,并运用这一等效关系导出应力松弛、蠕变、体积松弛等关系式.  相似文献   
264.
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大型废钢铁的爆破过程和参数设计。采用具有多个半椭圆表面裂纹的内压圆筒模型进行了分析;说明爆破时钢铁材料的动态断裂韧度值低于对应的静态值的理由;强调了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作用时间对裂纹扩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5.
提出用分层抽样,重要性抽样复合法计算接管失效概率,经与其它抽样方法比较,用复合法计算接管失效概率具有精度高,节省机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266.
均质各向同性弹性含裂纹固体在外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场表现出奇异性。由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界面裂纹结构,除表现出奇异性外,随着向裂纹尖端靠近,裂纹前方出现应力振荡特性和裂纹表面的相对位移相互嵌入现象。本文从破坏力学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适当力学模型的有限元法算例。  相似文献   
267.
讨论了一个与应力法剪切有关的断裂力学逆问题.基于这个逆问题,分析了应力法剪切的裂纹扩展方向以及轴向间隙和裂纹扩展方向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规则剪断定律和应力法剪切的预加载荷方式.  相似文献   
268.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J—积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塑性断裂力学的J-积分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断裂性能,并将计算沥青材料的J-积分的表达式分为弹性和塑性两个部分,推导出J-积分的更为明确的计算式,它清楚地表达了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状态下由塑性体向弹性体转化的过程,并把定义沥青混合料的脆化点的方法量化,采用了身份种沥青混合料对上述推论进行了试验验证,证明不同性能的沥表示混合料其J-积分值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69.
海洋平台管节点应力强度因子的工程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平台管节点应力强度因子模型是平台寿命预测、断裂失效评价的基础。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基于疲劳试验的数据模型、平板模型、圆柱模型、权函数法和基于有限元的数据模型等国内外多种计算模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各种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由此推荐其中几种较好的计算方法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70.
本文对匀速旋转之圆轴纵向穿透直线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用复变函数方法进行了讨论,得到了应力强度因子的一般表示式和近似式,并计算了大量的应力强度因子之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广大范围内,由近似式计算的中、小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之值,与其精确值相比,相差甚微,因而可用于实际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