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1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格非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小说大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格非在悲剧中反思历史,在虚构中呈现真实,在隐喻中超越现实,试图展示生命深处的人性本质。格非在历史中探求人性升华的可能,在苦难中寄寓精神救赎的希望,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启迪着我们去追寻遥远精神家园。格非先锋历史小说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和诗性品质是文学在市场化年代应该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72.
“人”、“物”、“道”标示了庄子哲学观的生存论、生态论、宇宙论三个环节,“人与文”、“物与文”、“道与文”是庄子从其哲学观出发,审视并揭示文学起源的三重维度。与此相应,庄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生存论、生态论及宇宙论的文学观。从生存论出发,文学是对生存的诗性观照,是真人自由生命的映射;从生态论出发,文学是对物性的体认及回归;从宇宙论出发,文学是对宇宙情怀的书写,是向大道的归藏,是天与心的交融。在文学的三维书写中,庄子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就是见证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73.
三维解读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他早期的童话作品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夜莺与玫瑰》以其深刻的主题、纯美的意象、诗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情节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其作品的艺术美、精神至美和美文思想又使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他对生死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也在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所以,只有从文学、美学和哲学的三维视角才能比较全面地解读王尔德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有关英美文学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英语文学课与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知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75.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孔子曾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是群星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最明亮、最耀眼的的那颗星辰。它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和谐优美,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的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法。  相似文献   
76.
李清照及徐灿分别为宋代及清代两位著名女词人,由于两人所生之时代既异,对词之美感特质的体认不同,二家创作之成就亦存在异同之处。本文重点分析两人词作中具有婉约风格和豪放风格的作品,并分析其不同时期作品中的意象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77.
对明代后期竟陵派领袖和代表人物谭元春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文学活动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他的文学主张、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对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分别提出了一些与前贤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8.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余华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启迪实现了时间意识的觉醒,开始了在时间艺术上一系列的探索。他通过对时间的割裂、扭曲,建造了自己的语言迷宫;用“宿命时间”组织小说,创造了新奇的形式感;通过词语的堆积,阻滞时间的流逝,创造了仿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9.
华裔文学--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30多年来,华裔学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学而成为美国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裔学研究涉及多种艺和化思潮,并反映出美国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学翻译的关键是审美价值,单纯从原出发的“对等”会使翻译的学意境无法如实地传达。因而在学翻译中,最重要的是译应具有和原同样的神韵,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