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1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系统科学   72篇
丛书文集   247篇
教育与普及   1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8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690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曲轴轴颈母线形状对轴承使用性能影响巨大,从工厂曲轴的实际使用情况出发,列出了几种常见的曲轴轴颈廓形在工作时与之相配轴瓦的实际磨损情况,初步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运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曲轴轴颈油膜厚度进行了计算,验证了实际使用时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3.
利用可重复执行的交互式MATLAB软件,给出了鲁棒PID压力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ID压力控制器的调节时间T≤0.5s,当输入为阶跃信号时,系统能达到ITAE最优。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串联一个增益放大器,当C。在0.1—10范围内变化时,所设计的PID压力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4.
压力性溃疡(PU)的发生与众多危险因素有关,持续压力、剪切力、磨擦力及潮湿四大外因是在其发病中起主要作用,而持续压力的存在是导致PU的关键因素。95%的PU是可以预防的,如在其形成过程中及时去除外因则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减压设施在PU防治中起了关键作用,分为三类。“波浪床”通过在国内外首创机械“波浪”形式规律改变人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把任一身体接触部位的持续压力变成间歇压力,并同时解决了导致PU的四大外因,从理论和临床都显示出其肯定的PU防治作用。该床适用于各类PU高危病人和临床各期PU患,与普通病床及其他类型的减压床相比,有独特的优势并适合中国国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5.
预测井筒压力及温度分布的机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及传统学理论,建立了预测井筒流体压力、温度分布的综合数学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迭代求解,可同时 预测井筒中的压力和温度分布。给出了实例,以井底温度为基准分别按线性模型和机理模型求出了井筒内温度分布,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机理模型更符合实际。同时可以看出,按两个模型求出的井口温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6.
圆孔孔壁裂缝水压扩张的压力参数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水压致裂法和Griffith理论,对地应力场中岩体孔壁水压诱致裂缝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孔隙压力作用下孔壁裂纹的扩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孔壁破裂、第二次扩展、第三次破裂扩展阶段;且不同的破裂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水力压力。分析了含内压裂纹的扩展压力与原始地应力场及围岩力学特性的关系,随着岩体埋深由浅至深的逐渐增加,水力致裂圆孔的孔壁破裂压力变化由2个阶段过渡为3个阶段,且存在一个钻孔位置的临界埋深。为实际坚硬顶煤水力弱化的试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用特定材料和巧妙的方法设计制作了安全可靠和密封性好的微型锅炉 ,理论分析和实验证实压力容器(微型锅炉 )的上述性能 .以微型锅炉为基础 ,配以压力、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制成了液体饱和蒸气压力和温度关系测定仪 ,通过对水、无水乙醇的饱和蒸气压力和温度关系的测定 ,证明该仪器在设计压力及温度范围内测得的数据与公认值吻合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微段渐开线齿廓形成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微段渐开线齿廓以凹凸方式啮合时其曲率半径相等及其接触应力嘶很小的原因.同时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微段渐开线的弯曲强度,并与相同情形下的渐开线齿轮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微段渐开线齿廓的弯曲强度优于渐开线齿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多相流流型识别技术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油气水多相流混合物在管道内流动时的多传感器信号--压力和压差信号,建立特定流型的识别规则,采用学习矢量量化模式分类器作为未知流型的分类器,根据数据融合的技术思路获得了油气水多相流的流型在线识别技术。通过系统集成的手段,利用微处理装置研制出了流型识别系统。该识别技术具有置信度高、容错性好、性能稳定、降低了对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要求等优点。该识别系统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不改变管道的截面结构,可以处理非快速变化的瞬态流动,测量误差小于10%,并具有连续工作、定时打印、信号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一种以钴为催化剂在500℃自升压力下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的新方法。考察了碳源与催化剂的添加比率对产物的收率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己烷用量的提高,碳源转化率先提高后降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得到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20-40nm之间,管长为数微米。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产物中炭的石墨化度较高,金属钴主要以立方晶型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