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播种播种期:冬小麦要求最好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适宜播期:北疆为9月中旬至10月初,最晚10月15日。  相似文献   
42.
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的气候资料,从气候角度分析满足巴西早稻IAPAR。在广西生长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确定出广西单季引种巴西早稻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上旬~6月上旬。  相似文献   
43.
石鸿文  宗万昌 《河南科技》1991,(10):10-10,12
<正> 我省地域辽阔,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利于麦类病害的发生流行。麦类病害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小麦条、叶锈病,麦类白粉病和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大麦条纹病、云纹病、黄叶病、散黑穗病等20余种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经常发生流行。比如,1983年信阳地区发病面积达200.5万亩,损失小麦2500万公斤;1991年达300.0万亩,损失小麦  相似文献   
44.
赵伟 《河南科技》2004,(2):10-10
由于小麦播种适期遭遇连阴雨天气,一些地区小麦播种期推迟。此类麦田,小麦生长势弱,生长缓慢,产量不稳,成为夏粮的“拖后腿田”。为确保小麦丰收,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45.
实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5月1日、5月11日、5月21日)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日至5月10日之间播种,对瓜尔豆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影响;但5月21日播种,瓜尔豆的单株粒重、千粒重降低,单株结荚数和小区产量显著减少。实验所用的瓜尔豆从播种至齐苗、从齐苗至开花、从播种至种子成熟所需的有效积温(地下5处的温度≥15℃)分别为188.59±10.29℃、479.08±7.03℃、3111.34~3235.84℃。  相似文献   
46.
《榆林科技》2005,(3):49-49
种草的播种期不如一年生作物要求的那么严,从冬季寄籽,早春顶凌一直到晚秋均可。我市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种草:  相似文献   
47.
采用陕西省城固县农气观测站的水稻田间观测数据,对ORYZA2000水稻模型进行参数校正与调试,分析和模拟水稻在陕西省南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各发育期均不同程度地提前;ORYZA2000模型模拟的水稻总生物质量、穗生物质量、茎生物质量和绿叶生物质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相关性好,且随着播期推后,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陕南地区水稻产量、生育期、各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8.
冬小麦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递减,适期晚播减产幅度不大,播种过晚产量明显下降。早、中播小麦冬前分蘖比例大,单株成穗多;晚播麦春季分蘖为主,分蘖成穗少。适期晚播主要使幼穗伸长、单棱和二棱三个分化期落后于早播。播期(除土里捂)对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49.
小麦品质是小麦最重要的经济学特性。小麦品质不仅受品种、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影响,也与栽培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对小麦的播种期、播种密度及不同的肥力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0.
气候变化下东北春玉米品种熟型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生产潜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袁彬  郭建平  冶明珠  赵俊芳 《科学通报》2012,(14):1252-1262
利用1971~2000年东北三省10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东北地区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结合东北玉米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气候变化下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玉米品种熟型布局、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播种期来寻求提高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农业气候资源要素包括:≥10℃初日、初霜日、生育期日数、≥10℃活动积温、生育期内总辐射及降水量.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使未来100年东北地区≥10℃初日逐渐提前、初霜日延后、生育期日数延长、≥10℃活动积温显著增多、生育期内总辐射有所增加、降水变化不明显.(2)气候变化使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熟型由早熟型向晚熟型过渡,不同品种的种植界限不断北移东扩.(3)气候变化使东北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高值区将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4)适当的调整播种期是一种提高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