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5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30篇
系统科学   247篇
丛书文集   592篇
教育与普及   6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100篇
综合类   1250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修泽雷 《自然杂志》2002,24(3):161-168
笔者在前三篇文章内[2 - 4] ,主要根据简单性、序次性、周期性、稳定性等项要求 ,完成了本模型的推导工作 ,本文将对模型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进行分析 ,看一看在周期表内是否存在不可解释的矛盾 ,是否显示十分和谐的关系 .  相似文献   
52.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层阻尼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VD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界面层的C-f/Al金属基复合材料,获得了一种界面层阻尼功能设计的新方法. 研究发现具有特殊界面层的C-f/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阻尼性能比无界面层时都有明显增加,并且不同界面层的效果不同. 碳层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提高效果最大,硅层的提高效果不如碳层,碳硅混合层的效果居中. 涂层的厚度也影响了阻尼提高的效果,较厚的碳层效果更好,这是由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效应而产生的. 研究认为发生在界面层的微滑移是其主要的阻尼机制.  相似文献   
53.
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及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相似文献   
54.
分析和讨论了一种新型角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该传感器是根据流动电热效应,直接将角加速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和其它形式的角加速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
本文使用山西麦饭石矿对一些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饱和蒸汽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全面考察,给出了具体的吸附数据,总结了吸附规律。结果表明,麦饭石对各类蒸汽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56.
本文应用经济电子理论对一些具有A2,B2型结构的电子化合物进行了价电子结构分析及相变点计算,指出了Hume-Rothery和Pauling在合金元素价数问题上的矛盾所在,并分析了电子化合物相的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7.
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海鞘的生态特征,并按肽类、生物碱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萜类化合物类、多硫化物类等化学结构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对海鞘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显示了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为开发和利用海鞘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59.
朱玮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1-11,64
叙述了电力电缆护层厚度详细的计算方法,以及在计算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根据电解剥离原理,采用Cygnal F020单片机为智能部件,研制出的镀铜板镀铜量检测分析仪.本仪器采用微分电位法,使各层界面自动分层难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对双电层电容充电电流所引起的测量误差作了修正.该仪器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配合使用,具有小型轻便、操作界面友好和检测数据精确等特点,并具有本机显示和打印测量结果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