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将PCR扩增得到的αpoAⅠ基因片段插入胞内表达质粒pPIC3.5K,重组的pPIC3.5K-αpoAⅠ用BglⅡ酶切后,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筛选获得G418高抗性转化子,再通过PCR鉴定证实口αpoAⅠ基因已整合到染色体上.其转化子经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收集细胞裂解后,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胞内有明显的rApoAⅠ表达,其分子质量与人血浆提取的ApoAⅠ相同.  相似文献   
62.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酿酒酵母和扣囊拟内孢霉混合培养的最适条件和菌体的自溶作 用,得到了最佳的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扣囊拟内孢霉混合培养的最适条件为: 1.5%豆饼,2%玉米粉,28℃,pH 5.0,0.2%酵母膏;酿酒酵母和扣囊拟内孢霉混合菌体的自溶条 件为:pH 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55℃,0.5%NaCl.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黑松(Pinus thunbergii)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形态的动态影响,在营养杯培育条件下研究了印度梨形孢对黑松地上部分与根系生长、根系构型及根系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对黑松地下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发挥时间早于地上部分、效应显著高于地上部分,接种印度梨形孢15~30 d时对地上部分基本无影响,但对根系促进作用明显,而地上部分在60 d时生长效应显著。接种印度梨形孢可增加黑松地上部分、根系的生物量,也显著地改善了根系长度、分支数、表面积、体积等构型参数与根系分形维数,促进黑松生长。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真菌紫杉醇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从产紫杉醇真菌枝状枝孢霉MD2中克隆了Unigene A03231的DNA和c DNA全长序列(918 bp).结果表明:该基因不含内含子,其编码产物含305个氨基酸,与短链脱氢酶/还原酶一致性为64%,预测蛋白分子量为33071.5 Da,不存在信号肽,含有2个跨膜结构.Unigene A03231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基因组,在0~30 h内其表达水平随茉莉酸甲酯诱导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菌株,初步优化了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28℃,IPTG浓度0.6 mmol/L,诱导时间8 h.为深入分析该基因的催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实验基于主要发酵副产物的生成含量评价优选发酵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采用优选发酵毕赤酵母Z9Y-3和商业酿酒酵母F33设计同时和顺序两种接种方式启动模拟葡萄汁的酒精发酵,以酿酒酵母和发酵毕赤酵母单菌株发酵为对照。琥珀酸和乳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析,挥发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结果显示,优选菌株参与下的发酵没有显著影响酒精发酵的进程,但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毕赤酵母生长速率低于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纯发酵相比,混合发酵提高了甘油的含量,降低了挥发酸的含量,其中顺序接种的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活菌数最高,发酵毕赤酵母存活期最长(7d),发酵过程中甘油累积量最高(2.7g/L),挥发酸含量最低(0.2g/L)。不同发酵处理中,琥珀酸和乳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其最终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可得,优选发酵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的混合发酵具有应用于葡萄酒酿造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6.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冬枣、樱桃、杏及蓝莓果实中分离到4株丝状病原真菌231#、320#、322#和333#。由形态学特征观察可确定4株病原菌均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rDNA ITS区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樱桃320#和杏322#与A. alternata (AY625056.1)处于同一分枝,置信度达100%;而蓝莓333#与A. tenuissima (KP324980.1)处于同一分枝,冬枣231#与蓝莓333#和A. tenuissima (KP324980.1)的亲缘性很近,在同一分支上的置信度达100%。对95种碳源的代谢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表明,4株链格孢属真菌对吐温80、N-乙酰-D-葡萄糖胺、N-乙酰-β-D-甘露糖胺等86种碳源的代谢特征相同,包括78种最适碳源和8种不可利用碳源,其中冬枣231#与A. alternata (Fr.) Keissl的代谢指纹图谱最为相近。4株链格孢属真菌的ITS区序列系统进化树分类与碳源代谢聚类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d后,6.0g TD-1菌株麦麸培养物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为66.67%,灰霉孢菌的产孢量(3.9×106个/cm2)较空白组(5.9×107个/cm2)显著降低(p<0.01),且菌丝形态异常、表面粗糙,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TD-1菌株VOCs由63种组分组成,其中2-甲基异冰片(13.52%)和1,4-二甲基金刚烷(14.08%)的相对含量较高。白黄链霉菌TD-1菌株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将其开发成生物熏蒸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从红法夫酵母提取了葡甘露聚糖、虾青素并制备了葡甘露聚糖-虾青素(GM-ASTA)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失重(TGA)和分子对接模拟分析,探讨了GM-ASTA复合物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致肉仔鸡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葡甘露聚糖和虾青素形成了复合物,前者主链通过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与后者紧密结合. GM-ASTA复合物能显著地改善AFB1导致的肉鸡肝损伤后果,具有吸附AFB1并解除其毒性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69.
<正>在上一期的"筑梦青春"栏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知力"全国专项奖和北京代表队的获奖项目。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报道"知力"全国专项奖其他三个代表队。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甘肃代表队兰州市第一中学冯昱人  相似文献   
70.
使用RNA-Seq技术,对毕赤酵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基于测序结果,对现有毕赤酵母基因组进行了重注释,修正了基因组序列中的错误位点861处,发现了新转录本249个及可变剪切现象83个,并更正了553个转录本的错误注释。经过表达谱分析,在毕赤酵母中发现了2个新型强启动子,分别命名为P437和P1431,其驱动的转录本的最高转录水平分别为AOX1基因的1.78倍和3.40倍。序列分析显示,P437和P1431序列中存在着多个酵母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