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4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远距离非接触IC卡考勤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远距离非接触IC卡和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套用于人员考勤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文章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等做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具有读卡距离远、分布式管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2.
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算法精度和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了摩擦接触问题的现有解法,包括Lagrange乘子法、惩罚函数法、增广Lagrangian乘子法,线性互补模型及互补类非线性方程组方法等,尤其是近期关于非线性方程组方法的系列研究结果:(1)三维弹性摩擦接触问题互补类非线性方程组的光滑化解法;(2)将其推广为非光滑解法;(3)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增量方程和算法,非线性方程组方法解法基于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严格地满足接触条件,并用随机数产生的接触柔度矩阵证实了算法的收敛性,由于每个接触点对的未知数只有3个,不合任何人工变量,同时,算法有局部二次收敛率且计算效率很高。为了考察以增广拉格朗日法为代表的工程中流行算法的精度和收敛性,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弹性摩擦接触问题算例,证实了通用程序ANSYS的增广拉格朗日法是近似的并且不能保证收敛。  相似文献   
23.
作者通过氢气表面热处理,获得了具有较好特性的Al/n—6H—SiC欧姆接触.在这种H2处理后的SiC表面,可以直接通过蒸铝(Al)形成欧姆接触,而无须进行退火处理.该方法也适用于低掺杂外延层上的欧姆接触.XPS测试表明,这种欧姆接触是在400℃以上的退化时,由Al及6H—SiC中的Si元素互扩散所致.  相似文献   
24.
深入考察接触行为的特点,并以舟桥纵向连接件丙丁接头为例,建立了两种接触计算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模拟丙丁接头受力时的应力应变。与经验合成计算结果和常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接触分析方法对连接件塑性变形、疲劳分析和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H2表面处理形成Al/n型6H-SiC欧姆接触及其退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氢气表面热处理,获得了具有较好特性的Al/n-6H-SiC欧姆接触.在这种H2处理后的SiC表面,可以直接通过蒸铝(Al)形成欧姆接触,而无须进行退火处理.该方法也适用于低掺杂外延层上的欧姆接触.XPS测试表明,这种欧姆接触是在400℃以上的退化时,由Al及6H-SiC中的Si元素互扩散所致.  相似文献   
26.
基于第一原理赝势能带计算。采用电中性能级和平均键能方法计算了7种不同半导体的Schottky接触势垒高度,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可用于计算金属-本征半导体的接触势垒高度。文中用于确定接触势垒高度的“本征半导体基态费米能级EF^S,i”不同于半导体物理中所指的“本征费米能级Ei”.n型半导体接触势垒、p型半导体接触势垒和本征半导体势垒,三者在接触界面附近的费米能级都是“钉扎”于本征半导体基态费米能级EF^S,i,是此三者的接触势垒高度大致相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为实现机器人接触状态下作业的演示编程,使机器人获得人的基于力信息的作业技能,首先提出了描述接触状态的元素接触形式,用元素接触形式序列建立技能模型,根据不同的接触形式具有的不同腕力分布,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不同的元素接触形式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机器人获得人在接触状态下的作业技能,实现了演示编程方法中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8.
柔性多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方法对柔性系统的接触碰撞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以柔性杆与刚块纵向碰撞为例,建立了接触碰撞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接触碰撞期间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同的参数进行大量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能够仿真在接触碰撞期间的柔性杆纵向振动的弹性波,碰撞力时间响应的数值解与解析解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9.
论述了在大气状态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Au表面上的电场加工实验,实验分析表明:对表面结构的超微加工主要是准机械接触近场放电作用。  相似文献   
30.
动态接触角与接触线上的应力奇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典的Moffatt解, 通过引入接触线特征参数λ′, 给出了接触线上的黏性剪切应力, 导出了动态接触角和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关系, 解释了文献中两种不同测量方法所得静态接触角不一致的现象. 理论所揭示的动态接触角和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关系曲线和以往文献中的曲线形式基本一致. 通过和Hoffman试验数据的比较发现: λ′与流体性质无关, 是表征壁面性质的特征参数. 初步探讨了λ′的数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