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本文主要研究了过硫酸铵(APS)引发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AAM)和β-环糊精(β-CD)的接枝共聚反映规律,并对产物的某些性能做了初步的测试。  相似文献   
112.
季铵盐型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为载体,以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活性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季铵盐型壳聚糖衍生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实验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通过其双键可以接枝到壳聚糖表面;所制备的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 m in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9.96%.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改变目前SBS(styrene-butad iene-styrene)改性沥青常用增容剂大多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杜仲胶上接枝能与沥青氮基反应的官能团——马来酸酐,形成一种新的增容剂——接枝杜仲胶。分析了接枝杜仲胶的生成方法与增容SBS改性沥青的机理,根据杜仲胶接枝产物的红外光谱,确定了接枝产物的物理表征,并对2种品质不同的沥青加入接枝杜仲胶进行高低温和流变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性能得到提高。验证了接枝杜仲胶是一种性能良好的SBS改性沥青增容剂,并且作为天然材料有着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资源再生优势。  相似文献   
114.
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棉纤维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接枝聚合,并使接枝的DMAEMA季铵化,以赋予棉纤维良好的抗菌性能。实验对影响DMAEMA接枝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当φ(DMAEMA)为10%,引发剂浓度为20 mmol/L,pH为1~1.5时,在45℃反应5 h后,得到较好的接枝效果。同时发现,溶剂类型对棉纤维/DMAEMA接枝共聚物的季铵化反应影响很大,丙酮对季铵化最为有利。接枝率的提高可加强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抗菌性能;与单独采用溴代正丁烷为季铵化试剂相比,先后采用溴代正丁烷和溴代十二烷作为季铵化试剂,所得材料的抗菌性能更为优良,说明长链季铵盐聚合物与短链季铵盐聚合物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在碱性条件性下,以环氧氯丙烷为联接剂将俨环糊精接枝到微晶纤维素表面.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功能化纤维素对肉桂酸的包合吸附能力,每克纤维素可吸附18.375mg肉桂酸,产品中β-环糊精的质量分数高达14%.纤维素表面的β-环糊精保留了天然环糊精的包合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固相萃取剂.  相似文献   
116.
螯合离子交换纤维以其特殊的官能团结构、优良的吸附选择性已成为吸附分离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众多学者对如何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螯合纤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螯合基团的类型分组综述了近年来螯合纤维的制备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中的难点,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7.
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利用酸催化聚合成聚琥珀酰亚胺,再经与含有伯氨基的亲水化合物和疏水化合物开环反应,得到新型接枝聚天冬氨酸.采用透析法制备的聚合物胶束平均粒径大小113.6 nm,符合载药胶束的要求;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胶束对抗癌药物甲氨喋呤(MTX)具有一定的载药能力,其体外释药曲线符合Fick II扩散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8.
球形壳聚糖珠体/AA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交联球形壳聚糖珠体为骨架,以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赋予球形壳聚糖吸附剂弱酸型基团——羧酸基,合成出球形壳聚糖珠体/AA接枝共聚物,并进行制备条件的优选实验,得出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硝酸铈铵/HNO3作为引发体系,引发剂的用量为6.0%,单体与壳聚糖珠体的最佳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60.0℃,反应时间3.0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球形壳聚糖珠体/AA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34.96%,而AA的均聚物含量仅为8.52%.  相似文献   
119.
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接枝到磺化聚醚砜(SPES)微孔膜上,得到具有pH敏感性的分离膜.接枝膜采用衰减全反射(ATR-IR)附件进行了表征,接枝膜表面及断面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并同时通过接枝率、水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测定研究了接枝膜的接枝程度、渗水性能和pH敏感性.通过紫外光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磺化聚醚砜微孔膜的膜表面和孔内接枝上了丙烯酸接枝层作为pH感应型开关;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0.05,光照20 min时,接枝率达到8.40%,pH=2时的纯水渗透通量约为中性时的20倍;当牛血清蛋白(BSA)渗透液的pH小于其等电点4.7,pH为2~4时,截留率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明显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0.
通过熔融接枝技术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可反应型相容剂,研究了衣康酸(ITA)含量、苯乙烯(St)含量、二甲苯(DMB)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DCP/BPO)复合引发体系及预处理工艺和工艺条件等对接枝物降解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TA和St接枝到了PP大分子链上.当PP/ITA/St/DCP/BPO/PEG=100/4/4/0.6/0.2/2时.接枝物性能最佳,GR和MFR分别为1.15%和3.5g/10min(纯PP为3.6g/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