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主动转向系统能通过主动转角补偿的方式实现横摆力矩控制,以改善车辆转向稳定性。针对横摆力矩控制,提出了基于T-S模糊理论的LQR多目标控制器的主动转向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主动转向系统的有效工作区间和车辆操纵模型中轮胎的非线性问题,采用T-S模糊理论建立了主动转向系统模型,并基于横摆角速度和车辆侧偏角这两个控制变量,设计了LQR多目标控制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T-S模糊理论的LQR多目标控制器的主动转向系统整体上能降低横摆角速度、车辆侧偏角和侧向加速度,并快速达到稳定状态。该系统能有效改善车辆的转向稳定性,从而为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22.
针对航空发动机装配过程中螺栓预紧力一致性差的问题,建立螺栓连接转子有限元模型,获得螺栓在顺序拧紧和星形拧紧时预紧力的衰减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螺栓预紧力实验研究,分析了拧紧顺序及拧紧速度对螺栓预紧力的影响,并揭示了预紧力随时间的衰减机理.结果表明:拧紧相邻螺栓会使预紧力大幅衰减;提高拧紧速度会使螺栓获得较大预紧力,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定;螺栓拧紧后预紧力会在短时间内大幅衰减,衰减规律与扭矩幅值息息相关.因此,在发动机装配中,严格控制螺栓拧紧工艺的同时,预紧力短时间内的衰减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23.
针对仿人柔性关节负载突变引起的关节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转矩补偿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动机输出与扰动力矩等值的转矩增量,使关节力矩快速平衡变化后的负载力矩,缩短弹性元件被动适应负载变化的振荡过程.设计了估计负载扰动转矩和电动机转速的状态观测器,并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其收敛性;建立基于比例积分-积分比例(PI-IP)转速调节器的驱动系统控制结构,并将观测器的输出前馈输入到转速调节器中,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关节力反馈比例微分(PD)控制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在负载变化后的0.6 s内使电动机转速恢复稳定,并在1 s内实现关节振动抑制,关节转速调节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8 s和0.9 s,有效提升系统动态调节能力.最后,通过在一体化柔性关节测试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4.
利用初参数法和传递矩阵,建立了薄壁箱梁约束扭转分析的有限元列式,导出了均布扭矩和均布双力矩的非结点荷载的等效公式.基于约束扭转的有限元位移解,进一步建立了弯扭力矩新算法,导出相应的刚度矩阵、均布扭矩和均布双力矩作用下的固端力公式,方便正应力和剪应力的计算.算例表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完全符合,所建立的薄壁箱梁约束扭转有限元列式、均布扭矩和均布双力矩的非结点荷载等效公式、弯扭力矩新算法公式正确.  相似文献   
825.
研究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的外框架结构.系统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采用正弦波驱动;电流环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驱动逆变器;位置环采用模糊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通过引入切换控制增益的模糊自适应调节方法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扰能力.在Matlab下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适应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的伺服系统有较高的动态和稳态精度;抗扰性能得到加强;消除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抖振现象.  相似文献   
826.
就底层框架砖房处水平荷载 是如何传递到框架 上去的这 一问题,说 明了有 关规范的 近似 计算方法有时会有很大误差甚至根本不 适应;认为产生这种误差 或不适应 的主要 原因在 于计 算其倾 覆力 矩对框架的作用时只是采用一个力 系进行平衡,而未分析其荷载的具体传递情况,并以此 得知倾覆力矩 对框架到底是如何作用的另外,说明了在实际工程 中常用而又未 经论证的 计算方 法也 是不正 确的 为便 于实际运用,通过分析砖房部分水平荷载 的传递方式及力学特征,提出一个能较好的指导 实际工作而又 基本合理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算,对上述问题 进行说明图8 ,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