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9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食荚型豌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豌豆子叶、茎、真叶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筛选及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豌豆带节茎段是最佳试验材料;在MS附加1 mg/L BA和1 mg/L NAA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未分化出芽;带节茎段在MS附加2~3 mg/L BA和0.1 mg/L NAA培养基中,腋芽和丛生芽产生率达100%,芽增殖系数3以上;不定芽在MS附加3 mg/L NAA上生根率86%;试管苗移栽成活率85%左右.  相似文献   
92.
对自日本引进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27个抗病家系进行人工抗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抗病各家系对3个不同来源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虫株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且差异明显.综合3次接种试验结果发现,引进赤松中有13个家系(1、4、5、6、7、8、13、14、15、17、20、23和25 号)抗病表现较好.对5号抗病家系接种松材线虫后,分别按时间进程(4、8、12、24、36、48、72、96、120 h)进行茎段取样,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松材线虫在引进的抗病赤松体内的迁移速度较普通赤松慢,且松树茎内木射线细胞和树脂道泌脂细胞周围的薄壁细胞出现病变较普通赤松晚,病变程度也比普通赤松轻.  相似文献   
93.
睾酮丛毛单胞菌JA1可羟基化烟酸产生6-羟基烟酸,并且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性.碱变性法提取JA1细胞内的质粒, 检测到一个约19 kb大小的质粒.用0.002 5% SDS进行质粒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质粒消除后菌株对卡那霉素敏感,但仍对氨苄青霉素、安普霉素和链霉素具有抗性,推测质粒携带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同时,质粒消除后,JA1菌株烟酸脱氢酶酶活性没有变化,推测烟酸脱氢酶的基因并不在质粒上.  相似文献   
94.
怀地黄85-5叶片愈伤组织快速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怀地黄85-5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植物生长物质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愈伤组织,进而可分化出芽和根,从而实现了由叶片到完整植株的快速繁殖.本实验着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对怀地黄叶片愈伤组织芽的分化的影响,及在何种浓度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时间最短.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1.0 mg.L-1的6-BA最有利于怀地黄愈伤组织芽的分化,同时,在该浓度芽的分化所需时间最短.这种经快速诱导形成的不定芽经生根培养后可进行移栽,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95.
一定条件下,用含不同浓度CuSO4培养基培养产朊假丝酵母。实验结果,当CuSO4浓度高达10mmol/L时,菌体生长被完全抑制,产朊假丝酵母对铜离子有很强耐受力。  相似文献   
96.
转Bt 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利用与棉铃虫抗性的治理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张天真  唐灿明 《科学通报》2000,45(2):119-127
我国现有3类转Bt基因抗虫棉种质材料:94-24,中心94和R19,它地棉铃虫初孵幼虫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用它们作亲本材料都已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的品种或杂交种,这三类抗虫棉在不同生育期抗虫性表现程度不同,苗期(10片主茎叶以下)吉处发孵死亡率一般达100%,生育后期抗虫性则有所下降,Bt基因转发方棉花后能稳定遗传给后代,不同世代的抗虫性表现基本一致,通过室内汰选,烟芽夜蛾等害虫很容易对Bt杀虫  相似文献   
97.
风信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风信子鳞茎为外植休外灭菌后切成小块接入到风信子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1上得到了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含6BA,KT的MS分化培养基(MS2)上分化得到了牙,并在同样的培养基上有少量的根分化出来,当牙移至生根培养基上时可生成大量健壮的根,从而得到完整植株,建立了风信子离体诱导再生植株的体系,使用的方法不需要进行低温处理,摆脱了因设备不足在组织培养生产中的限制,同时还对风信子的灭菌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对风信子地下器官的表面灭菌主应以75%乙醇浸泡5min后再以15%新洁尔灭浸泡10min,剥叶用0.1%,升汞浸泡15min,无菌水清洗5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
99.
植物幼小原胚的电激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激法将外源报告基因导入植物原胚获得瞬间表达.用酶解和显微解剖法分离出烟草含8~32个细胞的幼小原胚与含250~400个细胞的球形胚,导入GUS和GFP基因后,置于KM8p培养基 1~2d.当电场强度为 500~1500 V/cm时,可检测到 GUS蓝色反应和 GFP绿色荧光,其中幼小原胚在电场强度为 750 V/cm时,外源基因瞬间表达频率最高,为 2.2%,球形胚在电场强度为1250 V/Cm时表达频率最高为 5.9%.若以转化细胞占胚细胞总数的比例为有效转化频率,则幼小原胚的有效转化频率约为球形胚的7倍.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混植技术作出定义,并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作物混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研究了混植油菜群体对病虫害及旱,清等逆境的抗性,混植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