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88篇
  免费   1034篇
  国内免费   2098篇
系统科学   1128篇
丛书文集   1485篇
教育与普及   9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0篇
现状及发展   233篇
综合类   34493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843篇
  2022年   754篇
  2021年   932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841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725篇
  2015年   1226篇
  2014年   2095篇
  2013年   1872篇
  2012年   2115篇
  2011年   2288篇
  2010年   2313篇
  2009年   2528篇
  2008年   2714篇
  2007年   2726篇
  2006年   2206篇
  2005年   1935篇
  2004年   1772篇
  2003年   1183篇
  2002年   725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623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240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91.
关于Farrell边界求生产技术效率的一项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了非参数经济分析中,分别采用代数方法和几何图法对Farrell边界求生产技术效率值的等同性。  相似文献   
92.
证明了对于一个环R,下列条件等价:(1)R是左凝聚的;(2)对任意正整数n,Mn(R)是左1-凝聚的;(3)Ext^2R(R/I,N)=0对于任意有限生成左理想I及F-内射模RN成立;(4)若N1≤N都是F-内射左R-模,则N/N1也是F-内射模.  相似文献   
93.
微胶囊农药新剂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农药的发展趋势及农药新剂型微胶囊剂的特点 .并详细介绍了界面聚合法、锐孔 -凝固浴法和复合凝聚法 3种制备农药微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三种特殊方法:假设法、倒逆法和试求法。这些方法有助于解决一些配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E类调谐功放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种分析与的新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6.
本文利用半群代数理论及偏序集理论、方法,继续讨论了I_3-半群的若干性质及其幂零性问题。给出了I_3-半群为幂零的若干充要条件,特别是给出了幂零的I_3-半群的序结构特征,完全确定了全序幂零的I_3-半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98.
99.
引进外资是加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关系到我国电力工业蓬勃发展的战略大计。电力行业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属性,决定了通过国际资金市场加大对我国电力建设的投资力度,必将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BOT这种崭新的融资方式(BOT是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在深圳沙角B电厂首次投入运营的成功有力地证明,这种融资方式应用到我国电力工业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讨论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本质与含义,研究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指出技术、工程与经济的关联程度远高于科学与经济的关联程度。文章强调科学与基础研究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工程师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也是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工程师要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尺度上的技术创新。在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应该更加重视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大批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