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1篇
系统科学   235篇
丛书文集   237篇
教育与普及   1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7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65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华东科技》2006,(5):64-64,F0003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的推出,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的统计数据也充分显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刘部长认为,加强科技与金融的合作既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各方的利益,科技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组织共同发起的“路线图计划”应该是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路线图计划”设计理念很新颖,其关键在于不仅抓住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融资需求,而且充分考虑了企业成长的“服务需求”,把企业孵化器.投融资中介等资源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62.
链接     
《华东科技》2006,(7):18-18
为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国务院和上海市分别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相关配套政策、《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配套政策里,分别对企业的自主创新作了相关规定,现摘录部分如下。  相似文献   
163.
《合肥科技》2006,(4):16-17
4月11日,科技部和安徽省政府在合肥举行第三次工作会商,就巩固前两次会商成果、支持和指导我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磋商。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及有关司局负责人,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副省长田唯谦及省政府秘书长张俊、省直有关厅局、合肥市、芜湖市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4.
《合肥科技》2006,(7):4-4
近日,2005年度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已经下达,我市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中小科技型企业中标。获得150万元创.新项目资助经费。省科教型中小企韭技术创新资金由省科技厅设立的支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 助  相似文献   
165.
近年来,我院积极投身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首都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6.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则更为迫切。本文针对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7.
基金经理人相对业绩激励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基金经理人激励契约模型的假设,分析了基金经理人的投资决策和委托人设计激励契约的机制.在较宽松的假设基础上,建立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 代理关系的激励契约模型,给出激励契约最优解的一阶条件,将模型推广到投资人为风险回避型的情况;并揭示在一定条件下,相对业绩报酬结构是对基金经理人的最优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168.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会导致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和生产力和飞速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特别在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今天,进一步明确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9.
黄文华 《广东科技》2004,(12):31-3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产业领域、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技术创新的商业化,经济增长向重质量、重效益的方向转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支撑点。广州要实现科技兴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待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0.
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梅 《甘肃科技》2004,20(10):191-192,200
环境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推动作用,鼓励和促进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展开和实施。与其它技术创新活动不同,环境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行为,同时是环境领域的行为,是两者的接合点和交叉部。本文结合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型,从政府、公众和企业3个角度,探讨和分析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