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7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371篇
系统科学   260篇
丛书文集   359篇
教育与普及   1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949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684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通过压汞试验探究了不同因素作用下碱激发粉煤灰砂浆内部的孔结构分布特征,并从孔结构特征角度出发对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解释.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碱激发粉煤灰砂浆试件内部的孔隙率不断上升,但平均孔径(直径)不断下降,结构内部的孔结构分布由离散型的大孔结构逐步转变为分布更为均匀的小孔结构;养护温度和激发剂质量比均会对试件的强度和孔径分布产生影响,养护温度越高,粉煤灰水化越充分,结构内部孔径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减小,试件抗压强度越高;质量比对孔结构的影响最为复杂,随着质量比的变化,碱激发粉煤灰砂浆试件内部孔结构分布和强度均呈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2.
研究压力成型条件下,成型压力、水胶比和保载时间对预混浇注法GRC的抗弯强度和断裂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GRC抗弯强度和断裂能影响规律不同.成型压力越大,GRC抗弯强度越高,断裂能越低.压力成型条件下,GRC抗弯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变化不明显,但断裂能随着水胶比的增加而大幅增加.随着保载时间的延长,GRC抗弯强度小幅提高,但断裂能变化不明显.不同玻璃纤维掺量时,GRC的断裂能随成型压力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相近.根据试验数据拟合所得的经验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本实验条件下不同玻璃纤维掺量的GRC断裂能(G~*_F)与无压力GRC断裂能(G■)和成型压力(F)关系.  相似文献   
993.
以1∶15的3/4开口回流式模型风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放置不同比例大小的Ahmed body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阻塞比对于喷口法和驻室法这两种喷口风速测量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阻塞比工况下,虽然驻室法测量误差稍大于喷口法测量误差,但驻室法对于修正系数的敏感度明显低于喷口法,即驻室法可使用更少的修正系数修正更多的工况,更易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冻融循环影响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外贴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界面性能,通过双面剪切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与持续荷载共同作用下FRP片材-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退化行为。在经历最大2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对试件进行静态加载,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量测试件表面的全场位移,进而计算界面黏结滑移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FRP片材-混凝土界面的极限承载力、极限滑移、FRP最大应变、最大剪应力、界面断裂能等均有明显的削弱作用,界面黏结滑移曲线退化显著;预加荷载的存在加剧了冻融循环作用后界面黏结性能的退化;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界面的破坏模式也发生了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995.
对于流域站网空间布局不合理(含有大量冗余站点及监测空白区等)的问题,基于美国伊利洛伊斯河下游流域27个站点4年的日均径流量数据,以站网中联合熵最大、冗余度最小且数据波动最小3个准则,构建了联合熵比、冗余度比和纳什效率系数(NSE) 3个目标函数对站网的信息量进行定量评估。约简流域冗余站点构成初步优化站点组合,并根据出水口得到的潜在站点确定流域需要新增的站点。结果表明:在原站网的基础上选出11个站点构成初步优化站点组合,其联合熵与原站网相等,冗余度减少74. 2%;在初步优化站点组合基础上新增3个站点,联合熵和冗余度分别增加37. 1%和22. 3%;与原站网相比,优化后的站点数量为14个,联合熵增加了37. 1%,冗余度减少了68. 5%。  相似文献   
996.
在分析高黏粒含量吹填土地基经常规真空预压处理后加固效果差、土体强度增长有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加载真空预压和常规真空预压现场大型模型试验,探讨分级加载真空预压对流泥固结、变形的影响及其优势。结果表明:吹填流泥处于泥水混合物状态,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分级加载真空预压采用初始较小真空荷载且持续较长时间,有利于减缓排水板周围土体过早积聚、固结,给距离排水板较远处土体充分的排水固结时间,有利于改善整个土体的加固效果,且耗电量仅为常规真空预压的60.8%,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掺入聚丙烯腈纤维的混凝土墩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组9个具有不同纤维掺入方式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墩柱试件,并对3组墩柱试件开展不同轴压比下的单向水平拟静力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聚丙烯腈纤维,可使混凝土墩柱试件在极限状态下不出现保护层混凝土剥落的现象,提高其位移延性、水平极限承载力和滞回耗能能力,且轴压比越大,位移延性和水平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越大,而滞回耗能能力的提高幅度却相对减小;掺入聚丙烯腈纤维,基本没有改善混凝土墩柱试件的刚度退化;相比单一纤维,掺入长、短混杂聚丙烯腈纤维可更好地提高混凝土墩柱试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碟式聚光型光热光电综合利用技术(CPVT)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系统集热效率与总能量效率关于电池温度的偏导数,从理论上分析电池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集热效率关于电池温度的偏导数,提出电池临界温度T_(crit)的概念,其与对流传热系数、 PV板发射率和聚光比相关.当电池温度T_(PV )T_(crit)时,系统集热效率随电池温度升高而减小,T_(PV )T_(crit)时,系统集热效率随电池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模拟考察了不同风速、 PV板发射率和聚光器面积情况下,系统性能随导热流体入口温度的变化趋势,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倾斜煤层窄长露天矿,经常采用纵采转横采内排的开采程序,基于其剥离物流向流量的变化对经济合理剥采比大小的影响,提出一种分区、分时期的优化开采境界方法。该方法依据首采区位置的不同可分为A模式(即首采区位于矿权一侧)和B模式(即首采区位于矿权中部)两种开采模式。此外,按照露天剥采工程发展过程中剥离物流向流量变化的情况,将其露天矿山开采过程归结为三个时期:全部外排期、部分内排期和全部内排期。通过构建剥、采、排工程位置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两种开采模式分时期境界优化的原则和适用条件,并提出境界优化模型。研究成果在准东露天煤矿开采实践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准东露天矿的经济合理剥采与其开采境界优化前相比,由原来的1.50m~3/t增加至1.62m~3/t,其经济合理开采深度增加了24.7m,顶帮外扩距离增加了45.65m,经济可采储量增加了85.27Mt。实现了露天开采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00.
将型钢桁架代替普通钢筋配置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形成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该剪力墙便于预制和安装,适合用于装配式建筑。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建立了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分析模型,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进而使用该模型研究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5个不同设计参数的钢桁架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往复加载模拟,研究轴压比和型钢含钢率对其滞回性能、变形能力、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增大对于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均不利;增加型钢柱的含钢率能有效提高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增加型钢腹杆的含钢率对剪力墙耗能能力的提高明显,对承载能力提高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