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384篇
教育与普及   3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9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940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730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永进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中3区块、昌吉凹陷西段、车莫古隆起南翼,该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顶部发育一套紫红色泥岩及紫红色、灰色砂岩,为该区主要勘探目的 层位.对永2井、永6井、永7井西山窑组顶部砂岩、泥岩取芯段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以及沉积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该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后期深水相发育,泥岩撕裂屑、...  相似文献   
62.
连山关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辽吉活动带,矿产资源丰富,但连山关地区的隐伏断裂及岩体的展布情况,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利用欧拉反褶积法,对重力和磁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了潜在的隐伏断层的地下延伸,根据断裂的深部及分布范围,对其进行了分级;推断了侵入岩的空间展布特征.最终绘制了隐伏断裂和岩体分布图,研究结果突出了研究区的重要隐伏断裂和岩体,表明重力和磁法数据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现隐伏断裂及岩体提供可靠线索.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基于陕南地区2000-2016年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农用物资(化肥、农膜、灌溉和农机)投入所引起的碳排放,揭示该地区2000-2016年种植业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分析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发展间“耦合脱钩”的关系。方法 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陕南地区种植业碳排放特征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陕南地区2000-2016年种植业碳排放呈升高的趋势,而种植业碳排放增速呈降低的趋势,且不同城市间种植业碳排放存在显著差异;(2)化肥的使用是该地区种植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碳排放总量的75%;2000-2016年陕南地区单位GDP碳排放比逐渐降低,且地区间差异减小;(3)商洛市和汉中市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GDP处于脱钩状态,而安康市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GDP仍处于耦合状态。陕南地区应优化种植业物资的投入,促进形成低碳农业和农业GDP提升。  相似文献   
64.
为提高单井产量以及研究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控制因素,实现油田稳产高产。通过动态数据,试油、试采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正方形反九点法对横山油田麻地沟区长4+52油层亚组井网进行注水见效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井见效分为明显见效、中等见效、微弱见效三种类型,分别占比为48.28%、41.38%、10.34%,见效方向主要以多向受效为主,其中在多向见效中又以五向见效为主。控制因素中主要有沉积微相、渗透率、井距三种,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砂体越厚、连通性越好,油井越容易受效;油井注采见效程度好的,其渗透率也较好,渗透率越高,油井越容易受效;注采井距从150-300m都有分布,说明井距并不是影响注采见效的唯一因素,而且井距大小的选择与研究区砂体厚度、连通性及储层物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科学有效的雾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解决成渝地区区域性中轻度大气污染问题。 方法 获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2014—2022 年空气质量逐时监测数据,结合数据的嵌套结构特征,构建年度时间-站点-地区三水平层次贝叶斯发展模型,并进行经典 OLS、IGLS 估计,经验贝叶斯和完全贝叶斯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完全贝叶斯方法的优势。 结果 PM2. 5 浓度受大气污染物、气象、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综合因素影响,PM2. 5 浓度变化速率受到 CO、SO2 和城镇化率的影响。 结论 利用层次模型建模分析具有嵌套多层次结构的雾霾监测数据,更科学合理,再借助贝叶斯统计具有利用先验信息和学习机理的优势,更有助于提高模型参数估计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背景、凉山民族地区高校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西昌学院为例, 介绍了“‘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即通过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两育融合,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践教学、“双师”队伍、职业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8个方面进行实践,形成凉山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分析了该模式在凉山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中所取得的积极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67.
蕨类植物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先锋植物,研究其对瘠薄的喀斯特地区土壤的适应策略,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植物园内地带性黄壤、非地带性石灰土上均有分布的常见蕨类植物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Ito]、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和金粉蕨[Onychium siliculosum (Desv.) C.Chr.]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喀斯特土壤类型下3种常见蕨类植物氮磷养分策略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氮磷养分供给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石灰土上蕨类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草酸和苹果酸,黄壤上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且石灰土上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远高于黄壤;②与黄壤上生长的蕨类植物相比,石灰土上蕨类植物干物质积累量、氮素与磷素吸收量均较高,分别高出2.7倍、30.8%和43.8%;③2种土壤条件下蕨类植物地上部分的氮(N)、磷(P)平均含量均较地下部分高;石灰土上蕨类植物地上部分N/P为13.17,黄壤上为11.35;④2种土壤条件下蕨类植物的氮素吸收量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蕨类植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受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限制。综上可知,蕨类植物在2种土壤类型上的氮磷养分利用与分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其在石灰土上生长时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较黄壤上大。  相似文献   
68.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热舒适特征;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冬季室内热舒适和供暖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无设备+静坐”“、空调+静坐”“、PCS+静坐”“、无设备+家务劳动”“、空调+家务劳动”、“PCS+家务劳动”等6种工况下的冬季中性温度分别是17.3、18.8、16.4、15.7、15.7、13.9℃,舒适温度区间分别是14.3~20.3℃、17.1~20.5℃、14.4~18.4℃、13.7~17.8℃、13.3~18.1℃、11.0~16.9℃。冬季室内热舒适水平受热环境调节模式影响较大,客厅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在43.74%~80.21%之间,卧室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均为70%以上。使用空调与PCS供暖时,典型建筑在冬初冬末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28 kWh·m-2,在严冬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3.06 kWh·m-2。  相似文献   
69.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10,(2):1-1
<正>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刚刚结束,美国东海岸地区和欧洲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和严寒天气。紧接着,2010年新年伊始,一场暴风雪席卷中国大部分城市,北京遭遇59年来最大暴雪。与此同时,加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