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60篇
系统科学   229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455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采煤机滚筒截装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螺旋滚筒截割和装载过程的运动特性,可为滚筒的参数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姜阳 《河南科技》2004,(5):14-14
仙蜜果系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多年生攀援性水果植物,原产于墨西哥,是由台湾农业科研人员从火龙果中经过多年训化改良、筛选育成的最新品种.适合温带种植.用一般温棚越冬,盛产期可达15年以上,可一年种植多年收益。成熟的果子多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和黄皮白肉。单果重400—800克,其品质比火龙果有极大的  相似文献   
83.
温度对喷射成形7075+TiC铝合金触变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原位反应喷射成形7075 TiC铝合金进行半固态压缩变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变形后纵横截面的组织,用Imagetool软件及平均截线法统计晶粒尺寸.研究表明,晶粒尺寸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应580~620℃的变形温度,晶粒尺寸分布范围为10~21 μm;当变形温度为610℃,变形速率为1 s-1时,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84.
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的栽植密度试验及栽植深度试验,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来寻找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经过试验分析,最佳栽植密度为20cm×50cm,最适栽植深度为5cm~10cm。  相似文献   
85.
新型割缝筛管有限元网格划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现有割缝筛管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割缝防砂筛管.针对其结构特点,利用非自由边界分割法,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并依据等参单元拟合割缝边界的情况来控制网格密度,经网格质量评估,证明了此种网格划分方法的有效性及精确度,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割缝筛管,也适用于开有矩形、方形等孔口的厚壁筒形构件以及旋转构件裂缝的有限元模拟,对于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穿透性太阳辐射在一维混合层模式中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单e指数形式的描述太阳辐射穿透性短波辐射的经验公式,代入Kraus-Turner发展的平均意义下一维时变混合层物理模型,得到考虑穿透性太阳辐射时混合层深度的控制方程.通过两组数值试验,与未考虑穿透性太阳辐射的混合层深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穿透性太阳辐射在不同海面热状况和不同风速下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首都圈地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变化: 对地震成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首都圈地区1980~2000年发生的2098个地震作重新定位, 获取了其中1825个地震精确的震源位置. 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 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 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 且在地壳8 km上下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 表明在地壳浅部 (0~8 km)以小震为主, 大地震较少, 故b值高; 而在深处(8~25 km), 大地震相对较多, b值减小. 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 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 推测首都圈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8 km以下的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88.
喷动流化床射流穿透深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射流穿透深度是表征喷动流化床煤气化过程中射流特性的重要参数.在300 mm×30mm×2 000 mm的喷动流化床煤气化炉冷态试验装置上,采用压力信号分析和快速摄像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喷动气速、喷口直径、物料特性、静止床高和流化气流率对射流穿透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穿透深度随喷动气速、喷口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静止床高、物料密度、物料直径、流化气流率的增大而减小.另外,引入两相弗劳德数(Fr)、颗粒雷诺数(Rep)等无量纲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喷动流化床射流穿透深度的关联式,该关联式全面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特别是静止床高和流化气流率的影响.关联式的预测值与本文及国内外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9.
弹丸侵彻钢纤维混凝土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弹丸侵彻钢纤维混凝土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有限元计算中引入了Holmquist-Johnson-Cook累积损伤材料模型以描述钢纤维混凝土的非线性变形及断裂特性,弹丸作为刚体处理.侵彻深度计算结果与在φ14.5 mm弹道炮上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相吻合,并很好地模拟了在侵彻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靶的成坑、层裂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这种新型复合材料抗侵彻性能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HJC本构模型用来描述钢纤维混凝土的侵彻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
The refraction-diffraction of surface waves due to porous variable depth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any investig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tend the boundary-value problem of impermeable varying topography to that of a variable depth porous seabed, which is the situation most likely to be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astal engineering. A wave-induced fluid motion is applied to the porous bottom, while the well-known linear potential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free-water above the bottom. Eigenfunction expansions are employed to derive the matching condition and the so-caUed modified dispersion rel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porous bottom, the wavenumber becomes a complex value, of which the real part represents the spatial periodicity while the imaginary part refers to the energy dissip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waves over a porous bottom are studied in detail. By neglecting the non-propagating modes which only have a local effect and damp exponentially with distance, we derive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 wave refraction-diffraction and wave-damping. The developed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damping problem of waves over submerged porous break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