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传统的线性、封闭性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弊端越来越为重视,多视角、多维度地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不断孕育生成。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其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师的教与学习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2.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3.
文学作品是有感而发,表现形式由作者自身的经历、个性、爱好、文采、特长所决定,所以表现手法也因人而异,多种各样,这样,就使文学园地异彩纷呈,奇葩怒放,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纵观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有儿种特殊表现手法用得巧妙,恰到好处,对培养学生的素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4.
本文针对中师学生对教法课不爱学、不感兴趣的现象,从一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5.
人格魅力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领导放心、同事敬重、学生爱戴,教育效能好。反之,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领导不信任、同事和学生不服气,没有号召力。可以说,人格魅力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它又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鼓舞和鞭策;它还是一种表率,能给人以示范和引导。一个教育者如果人格魅力缺失,即使行政地位、教师职称再高,也难以服众。  相似文献   
76.
罗永荣 《科技信息》2010,(23):296-296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灵魂牵引,心灵导向,充分关注学生情感与兴趣。用心灵去呵护心灵,达到个体生命不断的快乐与激扬的境界。  相似文献   
77.
这种重视书籍形态的做法意在“破坏”书籍固有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创导主观能动有想象力的设计,也就是运用装帧设计语言,来研究装帧审美的创造。其意义已超越书籍构造物自身,目的在于启发读者在阅读书籍时去寻找并且得到自由的感受,由此萌发出想象。设计师完成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相融合的过程,正是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8.
李江霞 《科技信息》2007,(2):142-142
在高职音乐教育中,钢琴是一门基础学科且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盲目追求乐曲难度和弹奏技巧,一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存在着“重演奏技巧,轻音乐表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浅谈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就是那些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包装设计元素也应该涉及到传统文化思想。包装不仅要给产品创造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媒介,通过包装设计影像承载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包装设计的文化核心。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深底气越足,其设计也越有厚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80.
王立章 《科技信息》2014,(8):189+195
图形创意在招贴设计中尤为常见,运用正负形来创意招贴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以正负形来创意使招贴中的设计既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创意发想又不乏严谨的内在规律可循。平面设计中的正负形的图形创意方式与中国传统绘画中计白当黑、虚实共生的表现方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正负形形式的招贴看上去更简练,更平面化,其主体形象高度概括,色彩追求单纯明快,这就使设计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很强的观念传达性及艺术感染力。正负形在招贴中的应用,赋予了招贴一种情绪,一种无形的巨大能量,使招贴常常富有深层寓意,达到一语双关,深化了平面招贴中图形和招贴的主题之间产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