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9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28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5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南唐后主李煜与清代纳兰性德都擅长写愁恨词。可以说他们悲剧性的人生,以及对此共同的悲剧性体验,是他们愁恨词创作的生活基础,二人在词作内容、写作手法上既一脉相承,亦有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32.
作为婉约词的正宗,秦观、李清照的词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抒情方式上也体现出诸多的不同。  相似文献   
33.
汉英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英语言中的颜色词在构成形式上有很多共同性。但这些颜色词的化内涵却因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掌握这些颜色词及其化内涵,既是我们学习、研究汉英两种语言的需要,也是我们学习、研究中西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4.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展三个方面阐释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并指出其在词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英语活前缀anti-是现代英语中构词力最强的词缀之一。随着其构词力的不断增强,这个前缀的构调特点有了新的变化,语义范围也得以进一步的扩展。本文对前缀anti-的构词特点与变化进行探讨,对其语义特点和范围进行研究,以阐明这个前缀的应用规律,便于人们在阅读、翻译和撰写英语文章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前缀及其派生词。  相似文献   
36.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词义的内涵和外延的存在,外语学习者在正确理解词义及表达词义上每每感到一定困难。本文从成语、翻译、同义词、易混淆词和多义词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词义正确表达的一些困难问题,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正确表达词义。  相似文献   
37.
熊琏是清代杰出的女词人,其澹仙词内涵丰富,个性鲜明。主要表现在感怀词活现词人心灵,咏物词寄托意蕴深远,题画词深刻发明画意,悼亡词震撼读者心魄。论其审美价值,澹仙词具有感人肺腑的真情美,妙语天成的自然美,写貌传神的形象美,情景浑融的意境美,以及沉郁凄婉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38.
所谓“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直指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各种语言在自身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入并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语义间的差异性与汉、英两民族的处世态度、文化性格有关。该文欲借对汉、英中颜色词的国俗语义的比较来证明国俗语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9.
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语史中的一组同源词材料--<说文>"糸部"颜色词进一步探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成因、理据,探索利用认知理论分析汉语史词汇的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40.
品牌翻译中动物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历时与共时地分析品牌名称中动物词的文化负载喻义,解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容易引起翻译失误的几个层面及其理据,以期品牌翻译能有效地将特定的文化信息准确传达给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实现品牌名称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