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党实现了三次思想解放。伴随着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所有制理论也有三次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22.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有适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人文社会环境的支撑.一个国家产品的创新依赖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依赖于科学创新,科学创新又与人的思想解放状况和文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我国"重综合轻分析,重人情轻规则,重实用轻求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及其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3.
<正>于光远是我的恩师。他不仅是我学术生涯的启蒙者,人生道路的引导者,而且是我遭受磨难时的雪中送炭者,始终给予我慈父般的关爱和温暖。他的离世,我无限悲痛,他的崇高品格和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于光远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是一位博学睿智、著述等身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活动中,开拓了许多新兴学术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新思想、新观点,对我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4.
<正>2013年9月26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创始人于光远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于老一生学贯"两科",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整个学术生涯中,他开拓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同时,于老还积极探索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许多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都是由他率先或较早提出,并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他是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他所开创事业的继承者,努力弘扬和践行于老"独立思考,只服从真理"的精神,追思和传承于老的  相似文献   
25.
李明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2):105-108
这是一篇从整体论、系统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的角度,对国家管理所进行的思考.与现有思维不同,本文所谈属一个全然不同的理念,除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外,更提出以管理学为指导对整个国家管理的思考布局,并以大量事例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国家管理的科学.  相似文献   
2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发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实现伟大转折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实际上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为实现伟大转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则是伟大转折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弄清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实现的原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早在14-15世纪时,意大利、西北欧的尼德兰就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17-18世纪,英国、北美、法国等国家与地区的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夺取了政权.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一种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政治智慧与勇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30.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经济变革所造成的社会变化必然要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动,进而导致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认同的根本性的变化,打破既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我国的经济变革之所以能冲破千难万险、不断深化并取得巨大成就和成果,与30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是紧密相关的。文章分析五次思想大解放,探究我国30年经济变革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探究经济变革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前提与基础,从而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巨大经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