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15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51.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一天后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他用锤子把此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52.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10个人穿过一个黑暗的房间,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过去了。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大家都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相似文献   
53.
正晕轮效应是一种容易将人导入认知误区的心理效应,可如果运用得当,我们也能将它变作一块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进行认知时,依据个人的喜好得出最初的判断,再根据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由于摸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或好或坏的"成见"。这好比在云雾的作用下,日月的光辉扩散到四周,形成了一个光环,因此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以偏概全的  相似文献   
54.
如果你认为十年之后的自己与现在改变不大,那么请再想一想。一项新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发生的改变,但只有很少人会预料到自己未来会产生改变。人们对于自己过去十年里的品味、价值观甚至个性的改变十分清楚,但许多人仍然坚持,现在的自己在十年之后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近期一项来自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的研究显示,这其实是一个不真实的想法。吉  相似文献   
55.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个体心理学家Adler就指出自卑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现实:从生命之初,我们所有人就都有一种心理和社会的自卑感。  相似文献   
56.
, 《科学大观园》2012,(23):51-51
职场总有那么多"忍不住"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的卢小姐"忍不住"转发了一条几乎是为她度身定制的微博——"忍不住"这个短语,概括了她的行为特点:隔几分钟总"忍不住"看一下手机,生怕漏掉了短信或电话;出门后老是怀疑煤气没关,走到小区门口了还是"忍不住"折回家检查;明明已经很困了,第二天上午还有任务,却还是不肯上床睡觉,美剧看完一集总"忍不住"再看一集……"我知道这些行为和担忧都无意义,但就是忍不住!"卢小姐几近抓狂。一项名为《办公室一族,你是否有  相似文献   
57.
《科学大观园》2010,(9):51-51
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家们发现,快乐是由性格特征连同生活状态共同决定的,而性格特征主要来自遗传。  相似文献   
58.
李愚 《青年科学》2010,(8):36-37
1929年,匈牙利作家弗里奇斯·卡林思在一部短篇小说中写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至多5个中间人串连起来。”1967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Milgram)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  相似文献   
59.
文道金 《科技信息》2010,(19):I0282-I0282
1背景及理论依椐 依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总是希望加入某一种群体,并为之所接纳,从而获得归属感。"可以说,人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交往的丰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强烈地渴望友谊,希望朋友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60.
1.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侯,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2.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3.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