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7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648篇
系统科学   121篇
丛书文集   658篇
教育与普及   6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7篇
现状及发展   180篇
综合类   1635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624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568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预时效对高强铝锂合金2A9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强Al-Cu-Li-X铝锂合金2A97为研究对象,采用拉伸试验、TEM和SEM等手段测试分析了带有预时效双级时效合金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淬火后的双级时效和淬火变形后的双级时效,由于在终时效前增加预时效,使合金塑性提高,但强度略有下降.淬火变形后预时效过程形成的位错环和变形导致的位错有相同的作用,增加基体T1(Al2CuLi)相数量,使T1分布更均匀,淬火变形后双级时效获得T1,θ′和δ′的混合组织,同时预时效减小晶界T1尺寸.淬火后预时效导致的空位团和位错环增加基体δ′和T1形核,但数量有限,预时效有利于促进溶质原子团簇形成,增加δ′(Al3Li)和θ″(Al2Cu)析出相形核,并有利于...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Cu-6%Ag和Cu-24%Ag,并进行退火和时效处理,观察了合金中析出相与基体的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分析了析出相对合金强化和导电特性的影响. 析出相与Cu基体之间具有(100)Cu∥(100)Ag及〈110〉Cu∥〈110〉Ag位向关系,存在半共格界面,在(111)面上平均每隔9个晶面间距出现一个刃型位错以协调点阵错配. 析出相与Cu基体这种特定的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能有效地阻碍基体中位错的运动,在产生析出相强化作用的同时几乎不影响合金的电传导行为. 随Cu-6%Ag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数量增多,合金硬度显著上升而电阻率持续下降. 时效过程中析出相数量、形态及界面结构是导致合金力学和电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16Mn(HIC)钢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应变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的方法,研究了16Mn(HIC)和16Mn钢母材、焊缝在H2S环境中应力腐蚀开裂.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在酸性H2S介质中均发生穿晶型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与16Mn钢相比,16Mn(HIC)钢有更好的抗SSCC性能,钢中的C,Mn,P和S的含量降低有利于提高钢的抗SSCC性能.焊缝及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粗大魏氏组织、偏析、缩孔和夹杂等缺陷,降低了焊缝的抗SSCC能力.但是,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适当提高焊缝的抗SSCC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在多功能热轧机上对广泛应用的代表性金属材料Q235碳素钢和L2铝分别进行了累积叠轧焊实验,重点研究了变形温度、累积叠轧次数和压下量对金属材料强度、应力-应变曲线、显微硬度、塑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规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Q235碳素钢和L2铝在不加入任何强化元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自身结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得到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95.
为考察CuPCr型耐海水腐蚀钢不同显微组织的腐蚀行为,采用热轧后不同冷却方式分别获得贝氏体和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进行模拟海水腐蚀的全浸加速腐蚀实验,并利用失重法测量腐蚀速率,采用SEM,XRD和电化学方法评价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贝氏体组织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形成比较致密的锈层,其耐蚀性能明显优于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碳元素在贝氏体中的均匀分布减少了微电池数量,因而能够降低钢的腐蚀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对纵火犯罪嫌疑人衣服上所残留汽油、柴油的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把微量的汽油(10μL)、柴油注在棉布上,在室内外各种气候条件下自然挥发不等的时间,然后针对汽油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富集、浓缩、进样,针对柴油采用溶剂提取、检测,以寻找其成分挥发规律。结果表明:第一,汽油易挥发,所以对犯罪嫌疑人衣服及其他可能洒有助燃剂的物证,应早发现、早提取、早检验,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证据资料。第二,柴油难挥发,易残留现场多日,甚至几年而挥发不去。因此在火案调查中,如果检测出柴油残留物,检验结论要慎用。应考虑柴油是犯罪嫌疑人所使用,还是现场以前所残留。  相似文献   
997.
在"材料结构弱点"概念及其特性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模拟软件PreFailure.该软件针对实际工程材料,模拟单个微裂纹或一系列微裂纹(群)在材料微结构内的虚拟扩展过程,能够预测微裂纹(群)在材料微结构内的不规则扩展路径、几何形态与扩展程度,具备了定量推演材料"微结构虚拟失效"行为的功能.软件PreFailure的开发还为三维微裂纹(群)扩展的计算机模拟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算法与经验,为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三维微裂纹在材料微结构内的扩展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一类六阶微分系统特征值的上界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六阶微分系统特征值的带权估计,利用矩阵运算、分部积分、Rayleigh定理和不等式估计等方法,获得了用前n个特征值来估计第n 1个特征值的上界的不等式,且其估计系数与区间的几何度量无关.  相似文献   
999.
系统考察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离子强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的界面张力随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趋于平衡.离子强度与苯乙烯/H2O界面张力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关系.根据离子强度对乳液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离子浓度,采用膜二次射流法制备乳液,然后将乳液加热聚合制备出大小均一的PS微球,粒径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1000.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原料, 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采用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电纺产物.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产物形态表征. 研究了纺丝过程中溶液浓度对纺丝产物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相同溶剂及实验条件下, 溶液浓度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只有一个定值才能获得单一的微纳米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