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先秦时期音乐声学领域的成果是巨大的。乐器声学的发达,使乐器制造由简单、粗糙的形制发展至发声原理更为科学的程度。至于律学的发展成就,代表了中国音乐艺术的理论高度,由更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乐器声学、律学两个方面的整理、论述,说明正是由于音乐声学的发展使得先秦音乐艺术在世界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2.
提出了一种打击乐器——管钟的音高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有限单元法为基础,通过计算管钟振动的各阶模态确定其定音频率。使用该方法研究了管钟音高特征与管长、管径和壁厚等几何参数的关系,得到了一系列反应频率和几何参数关系的曲线。另外,为了对计算结果进行实验检验,采集了管钟的声音,并通过快速Fourier变换对其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计算结果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该文提出的方法可用于乐器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3.
石晶 《枣庄师专学报》2005,22(3):110-112
1990年山东省滕州市在旧城改造时,发现了战国和秦汉时期的石埙、陶埙.这之前,全国己有八个省先后发现古埙.经考证,我国先民在劳动中发明了埙,历经7000多年,埙经历了兴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一个用于乐器识别的听觉仿生系统.该系统基于人类听觉系统中对声源识别起关键作用的耳蜗基底膜、内毛细胞、耳蜗核等部位的生理学功能设计出听觉仿生系统,并对乐器特征进行了提取,进而建立模拟听皮层功能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构建的由7种乐器243个独奏乐曲样本组成的乐器数据库进行分类识别,乐器识别正确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