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功的互等定理,研究了在一集中弯矩作用下、斜边自由直角边固定的三角形板的弯曲,问题给出了该问题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82.
弯曲是梁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梁纯弯曲时变形的条件,由此导出梁变形的基本公式,用直接积分法及梁的变形条件、梁挠曲线变形连续条件推导梁弯曲时的挠曲线议程及转角方程。并举实例说明挠曲线方程与转角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从等截面杆的转角位移方程出发,给出了多层多跨刚架之立柱在上下嵌固程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受水平因素作用时任一杆端弯矩的近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工程结构力学分析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端弯矩相等原则的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研究在对称集中荷载和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单跨超静定梁的等效荷载施加方法,并导出梁在非常规荷载作用下固端弯矩的实用计算公式。然后,将超静定单跨梁的荷载形式推广至更任意的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等情况,并探讨了任意多集中荷载作用下单跨超静定梁的等效荷载施加方法和通用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多跨连续梁和框架结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果。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等效荷载法可快速得到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从而可高效准确地确定结构的真实内力分布。研究成果表明了利用等效荷载实现高效求解的可行性,它为力矩分配法及其它力学分析问题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应用有限条法对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弯矩-曲率(M-ω)、荷载-顶点位移(P-△)关系曲线进行计算,提出一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从加载到破坏的非线性分析模式,把非线性问题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计算公式,建立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冲击性能,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的数值模型,验证了钢筋混凝土模型的合理性,并且建立了三维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与汽车的撞击模型.通过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的桥墩进行撞击分析,研究了冲击力时程曲线、桥墩变形、弯矩响应、剪力响应、轴力响应和桥墩振动周期与阻尼比.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不能显著提高桥墩的抗冲击能力,但可以降低桥墩的损伤;提高混凝土强度能够降低桥墩的峰值位移;提高混凝土强度能够降低桥墩的震动周期.  相似文献   
87.
耿海清 《甘肃科技》2005,21(5):124-12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时需要考虑由施加预应力产生的二次弯矩,此弯矩通常采用荷载图法进行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本文提出一种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分布弯矩荷载法,并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88.
现行钢结构规范中没有工字形钢梁在上翼缘均布荷载、下翼缘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采用能量法推导出这两类荷载作用下双轴对称工字形钢梁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总结了荷载比例系数对临界弯矩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在荷载比例小于3时,计算结果与理论公式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这类荷载作用下工字形钢梁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9.
为进一步研究钢-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复合粱桥负弯矩区的工作性能,制作了C50普通混凝土和C100钢纤维混凝土简支粱桥试件,对支座处承受负弯矩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受弯承载力试验。混凝土与型钢采用无粘结的栓钉连接方式,同时对钢纤维掺量对高强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和裂缝开展过程做了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复合粱桥负弯矩区的整体工作性能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复合梁桥,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钢纤维增强作用也会随长径比增大而提高。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连续梁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刘智健 《科技资讯》2010,(29):82-82
本文阐述了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法与二次分配法两种近似计算方法的比较,并附加了工程实例。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并论证计算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其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