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5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768篇
系统科学   849篇
丛书文集   731篇
教育与普及   2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106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1740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919篇
  2011年   1017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997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140篇
  2006年   818篇
  2005年   786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针对所研制的ZDP-25动平衡机中带微机的测试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数字信号处理的交验法,并以实践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一种利用AutoLisp语言实现FoxBASE与AutoCAD之间数据的直接传输方法,实现参数化绘图。  相似文献   
153.
以沥青砂浆材料为例,通过薄板的蠕变断裂及单轴拉伸蠕变的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推求出沥青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断裂特性参数Γ和σmI1。  相似文献   
154.
王郁文 《吉安师专学报》1998,19(6):29-30,53
标准线性回归计算方法不适用截距确定的线性拟合,本文介绍了Y=Kx型函数的拟合方法 。本方法用于截距确定的回归计算,不仅使运算简化,而且其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5.
(磁)流体波动力学问题的近似求解─参数微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非线性物理如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大气科学等领域中信受人们关注的两类摄动问题(Ⅰ)、(Ⅱ),引进"参数微分法"得到其近似解,其结果可用于研讨摄动对原物理问题解的影响。类似的问题在许多动力学问题物理解的数值定性分析及其应用WKB方法处理时也会经常遇到。这里的方法仅对两个特例给出,无疑可用于其它类似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6.
用力学原理分析两起建筑工程中结构构件破坏的原因,指出具备基本的力学知识是对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7.
采取扰动方法确定对流扩散方程的未知参数,并应用正则化方法求解所得到的线性方程组,具有计算稳定,易于实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8.
旋转构件动态参数的在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电磁检测原理,研究了一种用磁晶格法动态检测旋转构件的角速度、剪应变、剪应力、扭矩及轴功率等动态物理参数的新的检测技术与方法。阐明该检测方法的原理及检测信号的处理与转换技术,推导出时间域的检测量与旋转构件动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用单片机实现了旋转构件动态物理参数的实时在线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9.
本文说明 了硬盘分区表与硬盘参数和磁盘I/O参数表之间的关系太部分 参数的获取方法,彰如何利用这些参数肋分区表  相似文献   
160.
复合采动影响下地表变形预测与危险区划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山岩体工程开挖将改变原岩应力状态,由此引起岩体本身及周围一定区域的移动和变形,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的矿山更是如此,其变形速率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已严重地影响周边环境的安全。通过对地下与露天复合采动影响下地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移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地面变形区的划分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依据当前形量和后续变形量大小,对矿山继续开采可能产生的破坏范围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