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以苯乙酸和酚类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在微波辅助下,以BF3-Et2O为催化剂,DMF-PCl5为关环试剂,用改进的"一锅煮"法,一步高产率地合成了7,4’-二羟基异黄酮,7-羟基异黄酮,4’,5,7-三羟基异黄酮和5,7-二羟基异黄酮.与传统转化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和经济.  相似文献   
82.
大豆异黄酮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与多种生物学作用有关。但该化合物含季碳较多,因此^13CNMR的谱峰不易归属。本文利用包括氢检测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QC)和氢检测远程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BC)等多种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天然产物的^13C和^1H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这些工作有助于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和确定含季碳较多的异黄酮类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83.
中国人(包括东方人)吃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今天,大豆已成为食品工业中的热点,人们常吃的食物。这是和最近50年来现代科技的进步,东西方饮食方式的交融所取得的成果有关。而其中的焦点就是大豆异黄酮。(一)早在40年代,科学研究人员注意到澳大利亚某些牧场中的绵羊生殖能力很强,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牧场中含有特殊的三叶草植物,其富含芒柄花素可在绵羊的胃中经发酵分解为一种大豆异黄酮———黄豆甙原。从那时开始,研究者就逐渐关注大豆异黄酮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掀起了研究大豆异黄酮的热潮。1980年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对东亚国家…  相似文献   
84.
富含大豆异黄酮豆腐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改进豆腐加工工艺,减少大豆异黄酮流失,制备富含大豆异黄酮的豆腐,以豆腐得率和大豆异黄酮保持率为分析指标,考察食用胶添加量、LL-50A接种量、蛋白酶制剂添加量对大豆异黄酮保持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分析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卡拉胶添加量1.25‰、LL-50A接种量0.03%、蛋白酶制剂添加量300,U/L.在此条件下,豆腐得率为213.43,g/100,g,大豆异黄酮保持率为2.52,mg/g.  相似文献   
85.
从大豆豆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一种大豆异黄酮含量高的新原料,分别以大豆豆粕、发芽大豆为原料,利用混合标样法测定了异黄酮的含量,发现了大豆不同芽长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在豆芽芽长为4 mm时,用90%乙醇常压60℃浸提2 h,豆芽与乙醇比例为1∶8(m/V),大豆异黄酮的得率最高,为1 880μg/g左右。本研究为大豆异黄酮工业化生产的原料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6.
本文将豆粕中四种主要的异黄酮单体(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标准品按比例配成混合标样,利用高效液相绘制出各自的标准曲线.利用高效液相的标准曲线对从豆粕提纯的异黄酮样品中的这四种单体进行定量,并将其他单体的含量按峰面积比折算后计算出总异黄酮的含量.以这种自制样品作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8纳米处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建立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9,方法回收率99.6%,精密度标准偏差0.072,变异系数为0.89%.此法结合了高效液相法的准确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快速的优点,弥补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缺点.不但能针对不同的异黄酮样本制备与之一致的标准品,还能满足工业化生产时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的需要,达到对总异黄酮含量进行准确快速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88.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生理生化有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阳 《甘肃科技》2004,20(9):178-179,175
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生理生化有益功能。经病因学调查、动物和人体实验研究表明具有缓解更年期综合症、预防骨质疏松症、抗肿瘤预防癌症、对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分析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色谱法的各种条件,包括TLC中展开剂与显色方法的选择、HPLC色谱分离条件及其检测特点、MEKC色谱分离条件及其检测特点等,优选出TLC,HPLC和MEKC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并与葛根药典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EKC检测葛根素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比HPLC略低,对大豆苷的灵敏度较差,但由于其具有机溶剂消耗小、出峰时间更短、与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TLC能快速鉴别葛根素、大豆苷等异黄酮物质;HPLC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且稳定性、准确性和精密度较高.基于优化条件下的TLC-HPLC法能实现对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定性和定量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90.
在B3LYP/6-31G**水平下优化了8种B环间位取代异黄酮衍生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在B3LYP/6.311G**的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前4种分子均有氢键形成,因此整个分子形成了一个四环的交叉共轭体系,进一步讨论了取代基引入之后对C和H的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