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7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698篇
系统科学   831篇
丛书文集   448篇
教育与普及   3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7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11533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76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植物抗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盐研究内容涉及从盐害信号的识别,信号转导直到基因表达的调控,最后表现为离子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建,及渗调物质的合成和其他生理生化变化的个个方面,植物抗盐是多基因调控的综合性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62.
谢剑先生《试论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工作及其问题》一文值得商榷。“何谓民族”之争是中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范文澜、费孝通等的有关论点与毛泽东思想息息相通,并非所谓马列主义的“异端”。中国民族识别的指导思想不是“斯大林的标准”而是毛泽东民族观。这项工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草率”或“独断”,而是相当谨慎且民主的。谢先生所议诸问题并非民族识别所引发。认真分析却能证明民族识别的成功。中国民族识别在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科学内涵的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民族学界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理顺了千百年间未理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识别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63.
利用参数识别技术描述了对平面桁架结构损伤的探测、定位与评估(DLE)的一个新算法。这一概念始于精确"健康"模型,利用动力响应数据周期地更新这一"健康"模型,当损伤发生时,用一个识别算法(一个显式桁架损伤模型),以动力响应数据构造出一个桁架损伤模型,由此比较损伤模型与健康模型的参数,从而探测、定位及评估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安全威胁的概念,从而提出了一种安全的IP网络模型。其主要由四大技术组件组成,既安全身份识别、安全传送、安全防御和安全监控,并对每个组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肯定了这种IP网络模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5.
杨丽凤 《大理科技》1995,(1):44-46,33
本文利用滇西及邻区5次中强以上地震及其震前滇西前兆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对震级Ms与异常空间反应最远距离d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相关分析,得出Ms与d的经验公式为Ms=0.009589d+2.1。运用相关分析结果对滇西及邻区中强以上地震短临监视可提供一定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66.
非对称极化散射矩阵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单基地测量时线性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为非对称这一实际情况.根据散射矩阵理论将其进行了对称性修正,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本征极化作为雷达目标极化特性的表征并进一步提取了目标的极化特征,同时对五种飞机目标进行了识别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目标分类或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关于手绘图形基本图素的“角度和变量”与“最大距离”综合判定分类法,以流程图符为例,实现了手绘基本图形的在线机器识别.系统的识别率达94.0%~99.5%,无明显等待.  相似文献   
68.
为实现施工期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素的智能快速识别,提高智能温控系统的反馈及预测模型精度,提出了一套智能算法对物联网技术采集到的各类温控要素原始测值进行识别及转化。针对浇筑温度、浇筑时间、最高温度、内外温差、冷却通水起止时间与表面保温覆盖等施工期关键温控参数,结合工程经验分别给出相应识别任务的判定逻辑并编写对应程序,然后应用多个实际工程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各识别功能的准确率。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识别效果良好,能够实现温控要素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精准化,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设计一种小型化折叠型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天线由开槽的辐射贴片、 4个感性短接面和两片金属接地板组成.通过改变短接面尺寸及右侧短接面与接地面的距离,可以有效地调谐标签天线的谐振频率及其阻抗,总尺寸(L×W×h)为40 mm×40 mm×1.5 mm.实验结果表明:标签天线阻抗匹配良好,|S11|<﹣10dB带宽为880~930 MHz.将标签天线放置于200 mm×200 mm的金属板上,4 W有效全向辐射功率条件下的最大实测阅读距离可达到11.2 m.该标签天线通过适当的开槽实现小型化,同时具有抗金属、识别距离远等优点,可较好地应用于工业物联网相关测量领域中.  相似文献   
70.
为了识别车辆的动态荷载,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方法.该方法以桥梁加速度响应为输入,采用有限的数据集,实现车辆动态荷载的识别.建立了车桥耦合模型进行验证,以60组桥梁加速度响应为输入,以相应的车辆动态荷载为输出,通过训练长短时记忆网络来反演车辆动态荷载,并讨论了环境噪声及路面粗糙度对识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集的车辆动态荷载识别误差平均值均小于5%;车辆动态荷载识别误差不随噪声水平变化,且平均误差小于5%;车辆动态荷载识别误差随着路面粗糙度等级的增加呈现略微增加的趋势,平均误差小于5%.在不同噪声及粗糙度水平下,长短时记忆网络均可用于车辆动态荷载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