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62篇
教育与普及   1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297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比容量的关键材料之一。本文以CuSn合金为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专利研究发展现状,针对CuSn合金的结构及组分改性进行了梳理,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2.
电池工业是我国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本文从FT分类号的简介和特点出发,说明FT分类体系是比IPC分类体系更详细和更全面的多重分类体系,并根据电池领域的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FT分类号在电池领域专利检索中的实际应用,对提高电池领域中的专利检索效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Cu_(2-x)Se_x负极材料制备方法,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微米级孔径的多孔铜平板膜,并在平板膜上原位生长Cu_(2-x)Se_x制备一体化Cu_(2-x)Se_x负极材料。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无须加热,常温即可制备且反应高效快速。借助SEM发现,Cu_(2-x)Se_x均匀分布在多孔铜集流体上。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对该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500μA/cm~2电流密度下的性能最佳,首圈容量达到2 432μAh/cm~2,500圈后仍能稳定在458μAh/cm~2。  相似文献   
94.
利用絮凝、氧化沉淀工艺将废水中SS、COD去除一部分,经过水解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生物接触氧化后进入MBR池进行深度处理,在MBR池中利用膜的过滤作用和生物作用,进一步降解水中的可溶性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5.
正安利社区看绿活动让企业、基金会、草根组织和社区基层组织在公益领域实现优势互补。用废纸拼出彩色的画,用旧袜子制作娃娃,用投球的方式引导市民垃圾分类。7月4日,由安利公司联合巴南团区委、巴南区环保局联合开展的"Green We Can安利社区看绿环保体验活动"走进巴南龙洲湾社区。今年4月9日,安利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大规模网络征集,共收到来自"草根环保组织"的80余个优秀环保创意,其中"二次皂油"、"妙纸生花"、"布布针先"、"空中花园"和"绿色传递"等5个项目在评选中脱颖而出。数月以来,安利社区看绿活动走进了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趣味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通过互动有趣的游戏,就能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6.
利用废旧地膜、废镍砂等废旧材料开发环保复合井盖,产品具有机械性能强度高、耐碱、耐热、耐寒、弹性模量高、表面平整、美观大方的特点,属于节能环保产品,本研究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高了资源再利用率,有效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97.
相较于传统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中.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其安全性受到极大挑战,电池安全事故频发.热失控是导致电池安全性不佳的主要诱因,其受到滥用情况、电池初始状态、工作条件以及电池结构设计的影响,无法完全避免.了解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特征,对电池热失控进行检测和早期预警,避免热失控引发的灾难性安全事故发生,可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本文系统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主要诱因(包括电滥用、热滥用、机械滥用等)、热失控发生的过程及早期预警信号和方法(包括电池电压/电阻、温度、压力、气体、声音、烟雾、火焰等).最后,对未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的高精度、宽应用范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
首先针对采用燃料电池与蓄电池为能量源的燃料电池汽车,梳理了燃料电池及蓄电池的建模机理;之后基于T-S模糊模型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搭建了该控制器的仿真模型;最后借助ADVISOR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能合理地进行双能源的功率分配,符合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99.
100.
铅酸电池板栅是铅酸电池的重要构件之一,对铅酸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商业化应用均产生重要影响。板栅轻量化要求既能实现铅酸电池整体减重,又不能明显牺牲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甚至能同时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非铅的轻质金属板栅、合金板栅及其相应的板栅结构设计等是实现铅酸电池板栅轻量化的几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这几个方向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对板栅的选材、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电化学性能及板栅结构轻质化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为促进新型轻量化板栅的研发,提出未来几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