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7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226篇
系统科学   49篇
丛书文集   877篇
教育与普及   9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4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综合类   19049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937篇
  2012年   1337篇
  2011年   1903篇
  2010年   2023篇
  2009年   2085篇
  2008年   1941篇
  2007年   1820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不同矿物质粉体掺量的砂浆和混凝土,经标准养护至56天、90天时的导电量。在相同水胶比和相同矿物质粉体掺量下,混凝土的导电量远低于砂浆的导电量。含矿物质粉体的砂浆及混凝土的导电量均低于基准砂浆及混凝土的导电量。导电量随水胶比的降低而降低,也随龄期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2.
93.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机理,分析了钢筋锈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钢筋锈蚀造成的截面损失破坏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了钢筋锈蚀可靠性分析的相应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4.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的最有效的途径。工业废渣如粉煤灰、废塑料和废橡胶的再生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实施污染源治理,减少因工业废渣排放而造成的污染和土地的占用。二是节约资源,再生利用。复合再生后的工业废渣,完全可以作为替代品,成为新的原材料来源。其许多技术性能和指标甚至超过了木材、水泥、陶瓷的功能,并可以有效缓解木材和钢材的供需矛盾。三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粉煤灰是一种来源广泛、数量极大的工业废渣。现阶段仅东北地区热电厂每年排放量接近1000…  相似文献   
95.
缓凝砂浆螺旋输送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凝预应力筋包覆装置是将新型独特的缓凝材料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一种施工设备.通过对缓凝砂浆的流变性能分析,建立了螺旋输送物理模型,运用粘性流体力学的运动微分方程研究缓凝砂浆螺旋输送的速度场和流率,从而对其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正>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  相似文献   
97.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几乎无处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发生.本文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8.
本文分析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病害成因,对常见的混凝土病害和渗漏问题的防治措施作了详细的分析,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在大型现代化飞机场、远洋码头、集装箱堆场、尤其是重交通道路建设等领域,中厚度水泥混凝土板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对工程实践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中厚板理论作为求解弹性地基板的理论基础,该方法只需划分稀疏的离散网格,就可得到与精确解吻合较好的数值结果,其计算效率与精度均优于全域离散的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100.
根据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经验,为防止和控制产生温度裂缝,应着重在控制混凝土温升、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