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05篇
系统科学   268篇
丛书文集   240篇
教育与普及   3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7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603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中总半胱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总半胱氨酸的方法.以tris-(2-carboxylethyl)-phosphine(TCEP)为还原剂,7-fluorbenzo-2-oxa-1,3-diazole-4-sulfonate(SBD-F)为衍生剂,N-乙酰半胱氨酸为内标,C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3.0),梯度洗脱,385 nm处检测.线性范围为8.3~1042.6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42μmol/L,日内精密度为1.67%~1.86%,日间精密度为2.08%~3.06%,平均回收率为98.1%~103.2%.  相似文献   
992.
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城游憩地的界定入手,探讨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的形成因素,提出旅游者的需求、投资者的投资意向以及政府的区域政策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时间上以近年开发建设为主;类型上多为度假游憩地;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线附近.最后,提出了使环城游憩地合理有序发展的三点措施,即根据人们的需求、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导游憩地的开发.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国内外震害预测的研究现状和震害预测的两大类常用分析方法,对现有震害预测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合肥盆地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华北地台南缘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的认识;同时根据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类型,结合地震﹑电法和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合肥盆地的基底应该属于统一的华北型.  相似文献   
995.
地闪回击过程中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作为一种场强幅度大,频谱分量复杂的高功率电磁脉冲,其在回击近场区会形成极为复杂的电磁环境。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设备电磁敏感度大大提升,从三维空间入侵的雷电电磁脉冲对于电子及电气设备的电磁危害不仅限于干扰其正常工作,更有甚者会造成设备的损毁。利用基于Biexponential基电流函数的传输线通道模型,模拟地闪回击物理过程以研究回击近场区综合电磁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XFDTD电磁场仿真软件,可以便利地获得形象直观的回击近场区三维电磁场分布情况。回击近场区复杂的电磁环境会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近场区LEMP的电磁危害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996.
基于GPR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差值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下工程施工对道路路基破坏产生的地下空洞等病害是导致城市道路路面坍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探地雷达(GPR)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针对目前GPR技术在地下病害一次性检测中存在的环境干扰严重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值检测的道路地下病害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差值检测算法对配准后的不同时相雷达图像进行差值处理,识别出变化区域即病害可能出现区域,然后利用改进的核匹配追踪算法,识别并提取道路病害特征。根据回波波组形态、振幅和相位特性、吸收衰减特性等方面特征,初步建立地下病害属性划分标准,进而将不同种类病害分级以指导施工修复。对北京四环路部分路段进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有效提高道路地下病害的检测精度至80%。该方法可实现道路病害检测由一次性检测技术向周期性监测技术的转换,为保障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线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7.
库车坳陷发育两套膏盐岩,东部发育于新近系吉迪克组,西部发育于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较薄部位膏盐岩可达几十米,较厚部位可达三千米以上。依据库车坳陷膏盐岩发育的特点,分别针对东、西部含盐地层建立简化模型,将地层划分为7个层位,依据库车坳陷膏盐岩发育层位设定西部模型第四层为含盐地层,东部模型第三层为含盐地层,运用该模型进行热演化模拟,探讨膏盐岩对地温及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性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显示:由于膏盐岩的良好的导热性,使盐下地温相对脱盐地层同等深度地温大大下降,盐上地温相对提高,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滞后。定量地分析盆地西部大北2井膏盐岩对烃源岩热演化和地温影响程度发现:膏盐岩厚度每增加100m,盐下地温下降0.9~1℃,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热演化滞后0.026%~0.019%,这有利于库车坳陷的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998.
自从“5.12”汶川地震后,青川余震一直持续,本文以2015 年 9月23日青川级余震监测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比青川东山监测点的地震动响应结果表明:在河谷部位,水平东西向最大峰值加速度大于水平南北向,而在山脊上则水平南北向最大峰值加速度强于水平东西向;相对于河谷(4#)监测点,东山山脊上6#监测点水平向PGA放大系数最大达到2.0,竖直向PGA放大系数为 4.0,其阿里亚斯强度放大9倍,由于7#监测点靠近“T”字形山体结合处,PGA放大系数有所衰减;谱比分析(HVSR)显示,东山监测点谱比分析的地形放大系数最大可达5.6,且卓越频率多在1.5~3.5Hz之间。研究表明,强震条件下东山斜坡存在明显的地形的放大效应,且位于地形转折处的6#监测点的放大效应最显著,故在山区进行工程活动及选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局部地形放大效应作用,以避免震裂、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演变谱和正交化HHT法的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演变谱理论和正交化HHT法的优点,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反映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的地震动人工合成方法.选取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的2条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记录作为原始地震动进行了人工合成,并进行了局部功率谱密度分析和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地震动合成方法能实现对地震动频率非平稳性的模拟,合成的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时程与原始地震动时程在能量时频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弹性反应谱及弹塑性反应谱的拟合精度较高,可供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以丘间种喙叶泥炭藓(Sphagnum fallax)和丘上种尖叶泥炭藓(S.capillifolium)与大泥炭藓(S.palustre)为材料,研究水位和竞争对泥炭地3种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单种群中,增加水位仅对尖叶泥炭藓生长不利,喙叶泥炭藓和大泥炭藓的高度生长和水平扩展均随水位增加而增加.在混合群中,喙叶泥炭藓的高度生长与盖度扩展主要受水位影响,邻体均未抑制其盖度增长,随着水位增高其盖度逐渐增大;水位影响大泥炭藓的高度生长,两种邻体均导致其盖度降低;除能降低大泥炭藓盖度外,尖叶泥炭藓对邻体和水位均无响应.由此反映出3种苔藓植物存在较为清晰的竞争等级:喙叶泥炭藓竞争能力强于两种丘上种,尖叶泥炭藓次之,大泥炭藓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