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经模拟低温(-12、-8、-4、0、4℃)胁迫处理后,长苞铁杉幼苗叶片和根系相关生理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温度降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但反映光合活性强弱的Chla/Chlb降低;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4,p<0.01),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减少说明根对低温胁迫的渗透调节更依赖于脯氨酸的累积.幼苗在-4℃及更低温度胁迫下受到严重的冻害使SOD活性持续下降,叶片中POD活性与SOD活性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8,p<0.01),但根系中POD活性与SOD活性没有相关性,说明长苞铁杉幼苗对抗外界胁迫机理的复杂性.叶片MDA含量比根系低可能与叶片中Car能缓解1O2对细胞的伤害有关.  相似文献   
92.
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豇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干旱胁迫下豇豆(Vigna sinensis L.) 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在干旱胁迫下,经SA和H2O预处理的豇豆幼苗,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对含水量都逐渐下降,但经SA预处理的叶片含水量高于同期水处理叶片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的叶片酶活性.对三种抗氧化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可知,在SA预处理和干旱胁迫下,除了CAT没有同工酶条带数目的变化外,SOD和POD都出现了谱带数目的改变.以上结果表明,SA使豇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有较大提高,增强了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3.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硒浓度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硒能够降低和缓解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的伤害;表现出植株干重增加显著、根系活力强。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降低;施硒水平在0.025~0.1mmol.L-1范围内具有较好减轻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危害的作用,其中尤以0.05mmol.L-1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2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赣棉11却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二品种棉花的丙二醛含量均有一定增加,但新陆早13的丙二醛含量增加更明显.新陆早13的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但赣棉11受NaCl胁迫影响较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赣棉11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5.
以苦楝(Melia azedarach)叶乙醇浸提物处理大豆(Glycine mac)、水稻(Oryza st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及玉米(Zeamays)种子,观察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2.5~1000μg/mL浓度范围内,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和小麦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玉米和大豆的抑制作用稍弱,在1000μg/mL浓度时,浸提物可完全抑制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而大豆和玉米的萌发率仍超过70%,对大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玉米幼苗的苗高抑制作用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96.
林火干扰对栎类群落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地表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类幼苗库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火后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内有木本幼苗25科37属49种,随着火烧迹地植被的恢复,乔木幼苗种类数量增多,灌木幼苗数量减少,但栎类幼苗始终占据优势;林下幼苗库的密度随恢复时间增加逐步变小,栎类幼苗密度则呈现出从高到低再升高然后变低的趋势,栎类幼苗密度在火后1年最高,平均达到(2.30±2.9)株/(10 m2);栎类幼苗密度变化出现2个过程,恢复1年与恢复5年、恢复10年与恢复15年幼苗密度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恢复阶段的栎类幼苗库与对照林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幼苗库不同恢复阶段的Shannon-Wiener指数(H′)之间有极显著差异。随演替时间的增加,乔木实生苗比例逐渐增加,乔木根蘖苗的比例不断减少。林火干扰对栎类Ⅰ、Ⅱ和Ⅲ的幼苗高度分配和苗木转化率有显著影响,但火烧干扰对Ⅳ级以上幼苗的高度分布和转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
棉花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状。棉花立枯病也叫烂根病、黑根病,以危害棉苗为主,多发生在幼苗出土至真叶期。感病时,近地面的茎基部表皮细胞上先产生黄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并逐渐腐烂凹陷。严重时病部茎变细,染病一周左右棉苗枯死。若子叶受害,子叶上会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并逐步干缩成穿孔状。  相似文献   
98.
研究UV—B辐射对冬小麦品种9858、NCW4、科遗26和泰山269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重可以作为评价供试品种苗期对UVB耐性强弱的指标,9858和科遗26为耐UV—B品种,NCW4和泰山269为对UV—B敏感品种.低剂量(15μW/cm2)的UV—B辐射促进冬小麦幼苗生长,高剂量(25μW/cm2)的UV—B处理对敏感品种抑制作用大,对耐性品种抑制作用不明显.UV—B处理下,各品种叶色值变幅较小,丙二醛和类黄酮含量增加,但类黄酮含量的变化与品种对UV—B的耐性间未见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9.
盐胁迫下青钱柳叶片发育特征和保水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钱柳3个种源为研究对象,在智能人工气候生长室内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不同盐浓度(NaCl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和0.5%)处理对青钱柳幼苗叶气孔形态、发育特征和保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引起细胞失水,导致叶片肉质化程度降低,贮水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叶片失水,引起气孔开度变小;供试3个种源幼苗叶片保水能力强弱依次为安徽黄山、云南昆明、江西九江。综合分析表明,3个种源青钱柳幼苗的耐盐能力强弱依次为安徽黄山、云南昆明、江西九江。  相似文献   
100.
重金属镉离子对花生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内培养研究不同浓度Cd2+处理对花生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CCd2+对花生幼苗株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影响是显著的.2.不同浓度Cd2+对花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地上部分的毒害作用与其对地下部分的毒害作用相当;Cd2+浓度为0.25 mg/L对花生幼苗全株生物量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却在增加,不同浓度Cd2+对株高的影响基本与对全株生物量一致.3.花生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在0.25mg/L Cd2+处理浓度时达到峰值,随Cd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短时间、低浓度Cd2+胁迫对花生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