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及诱导幼苗抗根腐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诱导大豆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1.0mL/L壳聚糖处理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1.0mL/L的壳聚糖诱导效果最好,达65.45%,在诱导处理后第5d表现出最高诱导效果;0.1-2.0mL/L的壳聚糖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62.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不同昼夜温度培养水稻品种粤香占幼苗。实验结果表明,昼夜变温处理对水稻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明显影响:幼苗的呼吸速率随夜间温度的下降而降低;30/20℃处理组水稻幼苗的淀粉酶活性最高(比30/30℃处理的对照高16.67%)、光合速率为最高(比对照高10.52%~19.60%);而30/15℃处理组的脱氢酶活性最高(比对照高13.86%)、叶绿素含量为最高(比对照高19.31%~20.36%)。  相似文献   
63.
有斑百合叶片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红色顶生花有斑百合为试材,取其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在MS+2.4-D1.0ml/L+6BA0.5mg/L+蔗糖30g+琼脂娄7g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愈僵伤组织有鳞茎丛,在MS+2.4-D1.0mg/L+蔗糖30g+琼脂粉7g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仅形成了愈伤组织,在MS+6BA1.0mg/L IAA0.5mg/L+蔗糖30g+琼脂粉7g上进行培养,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在外植体上形成了鳞茎丛,经过诱导生根,长成子幼苗,幼苗长至5cm左右,栽到蛭石与沙土的混合基质中培养进一步长成了植株。  相似文献   
64.
菜花等生长发育周期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大时期。生殖生长期包括花球生长期(即从花芽分化至花球生长充实适于采收)、抽苔期(从花球边缘开始松散、花基伸长至抽苔、开花)、开花期(从初花至整株花谢)和结葵期(花谢至角果蜡熟)。菜花为低温长照和绿体春花植物,丛叶从生长转入花芽分化必须经受低温刺激,幼苗在5~20℃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  相似文献   
65.
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江中上游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林为对象,就植物根系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林木根系通过径级≤1mm须根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其原因在于死根提供有机质、活根提供分泌物作为土粒团聚的胶结剂,配合须根的穿插和缠结,促进了土粒的团聚,从而增强了土壤抗分散、悬浮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三唑酮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0-100mg/L三唑酮浸种后,玉米种子发芽势减弱,胚芽鞘的生长受到抑制,三唑酮使植株矮化,叶绿素含量升高,须根数增加,根系活力受到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67.
丁草胺对水稻根系活力和C/N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移栽期秧苗施用不同剂量的丁草胺,测定处理后不同时期秧苗根系还原强度,叶片的C/N。结果表明:施药后,前期(14d)秧苗根系还原强度比对照低,而后期(21d)比对照高,整个试验阶段的叶片C/N下降, 说明丁草胺对水稻的生理代谢有影响,所以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强苯赛浸种对水稻幼苗的根长、根重和根系体积都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根尖细胞分裂指数,能使胚根尖切段伸长和发根力增强,并能提高胚乳中淀粉酶活性和根系的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69.
内吸杀菌剂根系打浆防治松针褐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或火炬松1年生苗,用一定浓度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泥浆根系打浆处理,然后定植于苗圃中。30~50天后接种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又经50天左右检查感病情况;或将处理苗定植于发病林地上,任其自然发病,每年检查感病情况,共2~3年。所有杀菌剂处理浓度,在短期或1年内均可显著降低松针褐斑病的侵染,当年松苗感病程度与杀菌剂处理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但第2年或第3年,松苗感病程度随时间而增加,且与杀菌剂处理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结果表明,松苗定植前用含有效成分3%~5%多菌灵或含有效成分5%~10%甲基托布津泥浆处理根部,可在2~3年内有效地防止松针褐斑病的侵染。  相似文献   
70.
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番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进行多倍体育苗的初步成果,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时间,对番茄幼苗染色体加倍的正交试验,以寻找一种合适的染色钵加倍方法,为科学实验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