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4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0 毫秒
991.
通过运动学分析和实验测试,对风动力屋顶排风机的能量转换机理和风能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成该装置的半月板式叶片在自然风作用下能够产生驱动力矩,带动排风机旋转,防止下切风产生逆压差影响自然排风.同时,当风速增加时,其排风能力有所增强,说明除了密度差导致的排风动力外,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排风能力.另外,对于低功率密度风能利用研究,给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九华山隧道穿越段明城墙沉降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小穿越引起的明城墙不均匀沉降甚至城墙开裂,采取了城墙基础加固和超前支护等控制措施.采用三维数值方法,选取典型城墙基础断面,计算了未采取控制措施与采取控制措施后明城墙的沉降,并与部分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控制措施后沉降量可以减少38%;隧道在通过城墙下部时,沉降量增加较快,应加强变形监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工程成功穿越明城墙证明,采取有效的超前支护和加固措施对地表建筑物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昆明北郊的黑龙潭森林公园边,是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后山上,有一个60多亩的“猪国”。这里有两座红顶白墙的建筑物,最高处的那一座四层楼,是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暨云南农业大学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研究所的实验室兼办公室。  相似文献   
994.
淮南矿区"三下一上"开采从1960年开始,先后经历了含水(流)砂层下、淮河河床下、铁路下、建筑物下、灰岩水上(包括李嘴孜、谢家集、新庄孜3区各矿)、复合水体下急倾斜厚煤层A1、A3两层煤同采及潘谢新区巨厚松散层缩小防水煤柱开采等"试采"、"扩大试采"及"大规模正常开采"3个历史阶段,至2005年,总采出煤量达22667万t,约占矿区年总产量的70%左右,实现了"安全、稳产、高产"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筑物震害是最主要的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震害的有效预测是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提出影响建筑物震害损失的7个主要因子,以汶川地震中40栋建筑物为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输出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五阳矿西部扩区建筑物下压煤资源需迫切回收的技术难题,结合五阳矿西部扩区的地质条件和条带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二次条带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窄煤柱沿空掘巷的二次条带开采方案.结果表明: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对遗留煤柱进行二次条带开采是可行的;二次条带开采合理的采宽为40 m,留宽为55 m;二次条带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增大,但对建筑物的损坏仍然处于Ⅰ级损坏之内,遗留煤柱仍能长期保持稳定.二次条带开采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寻求到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7.
根据某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监测的实测资料,应用指数平滑理论进行沉降变形的预测研究,充分证实了在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该预测法的可行性.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在研究期间较短时有较佳的预测能力,预测结果相对较佳,所以就预测的普遍性、实用性考量下,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可以迅速提供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情况,以便于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机理及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8.
由于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明确的部分,也有不明确的部分。文章把建筑物沉降看作一个灰色系统,以灰色理论中的GM(1,1)作为模型,采用相对误差检验模型的精度,编制Matlab程序,能快速得到预测值,并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实例能很好的验证建筑物沉降过程,对建筑物后期沉降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通过近几年对新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的审核实践,总结了新建建筑物图纸审核中需要注意的几项关键步骤,同时指出了在工作中发现的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高层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为了指导施工,及时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沉降观测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常用的作业方法,总结了从准备工作到基准点埋设、观测点设置、仪器观测及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常用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