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8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举例方式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电气安全技术的角度对电气防火防爆措施进行了基本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2.
1."爆炸",这个词听起来威力无边,人们很难将它与一位笑容中透着孩童般天真的老人联系在一起。他叫郑哲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一起立式水管锅炉爆炸事故调查,发现锅炉缺水后进水是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企业违规聘用无证人员操作锅炉,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根源。相关监督部门应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宣传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4.
基于人机工程原理,从人、机、环境、管理四类因素着手,分析涉及粉尘爆炸场所危害程度的影响因子,得出12个二级影响因子和44个三级影响因素,建立了粉尘爆炸场所风险的层次;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评价的粉尘爆炸风险因子评价模型,并对其权重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发生粉尘爆炸的风险的主次因素,着重分析了防爆措施和检测系统因素对评价模型中权重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采取正确的防爆措施和技术防范,可降低或减缓粉尘爆炸风险等级,减少粉尘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85.
基于水中兵器靶场的职能任务,针对水下爆炸瞬态信号要求测量设备可靠性好和测量精度高问题,分析了靶场爆炸测量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现状,在总结目前水下爆炸试验测量设备可靠性设计和测量精度研究的基础上,对水中兵器靶场爆炸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为了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本课题对某港务公司汽油罐区进行安全评价.旨在细解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的使用,提出在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7.
对烟花爆竹频发事故分析,重大安全隐患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摩擦和撞击。静电、撞击、摩擦被认为是烟花爆竹行业引发爆炸事故的三大杀手。  相似文献   
88.
岑伯宁 《世界博览》2011,(22):47-47
在这一年,蔡国强还没有因为北京上空的“大脚印”而被国人熟知。但在美国和日本的艺术圈子里,这位爆炸艺术的大师却成名已久。  相似文献   
89.
谢懿 《世界科学》2009,(3):11-15
46亿年前,银河系中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正在孕育着什么?星系中弥漫的氢和氦以及固体尘埃开始凝聚并在形成分子,由于无法承载自身的质量.这一新形成的分子云便开始了坍缩,在不断加热和混合的过程中,一颗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的太阳。目前我们还不确切知道到底是什么触发了这一过程,也许这一切都源自于近邻恒星爆炸死亡时所产生的激波……然而据我们所知,太阳是唯一的。从诞生太阳的薄盘中形成了8颗行星,一开始这些行星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最终在太阳旁的第3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而这些生命也开始探索他们所在的太阳系,但时至今日依然有6个太阳系的未解之谜有待解答。  相似文献   
90.
彭芸 《科技信息》2009,(25):I0025-I0025,I0006
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与民用领域,在设计时有必要考虑其承受强冲击载荷的可能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研究混凝土侵彻特性的常用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的确定,并指出各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