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8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41.
郭翔 《河南科技》2011,(12):79-7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电力作为一种商品逐步走向市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已成为发展趋势。电力系统把计量点分为购售电计量点和关口计量点。购售电计量点是供电企业与并网电厂之间、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包括趸售地方电网)之间进行电量贸易结算的计量分界点;关口计量点是各电网经营企业之...  相似文献   
342.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部门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测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气象工作的好坏,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水平是每个台站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测报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常见问题就如何提高气象观测能力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343.
基于平板形状零件的气体渗碳数学模型对其他常见形状零件—圆柱体、圆环体和实心球体的渗碳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结果与渗碳实测值存在误差,通过修正模型以减少计算机模拟值与渗碳实测值之间的误差。提高模拟精度,使修正后的数学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44.
丁宁 《科技信息》2008,(32):304-304
科技英语是专用英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门在20世纪70年代新形成的语言学分学科。本文首先讨论了科技英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列举并分析了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最后通过列举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错误提出了科技英语翻译时的一些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345.
摘要 针对地质科技期刊的现状,指出地质科技期刊中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主要有:不准确的表达,常见的别字,错误的表达和用词不规范等,并对这几个问题予以辨析。
地质科学包含的学科较多,因此地质科技期刊中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涉及的范围较宽,主要有:不准确的表达,常见的别字,错误的表达和用词不规范等。下面的辨析供大家参考。一、不准确的表达1.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在矿石中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无用矿物,统称为脉石矿物。例如,铅锌矿石中的方解石、石英以及包括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被利用的黄铁矿、磁铁矿等。它们在矿石处理过程中通常是被废弃的。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是相对的,如果工业技术条件改进或其他条件改变,脉石矿物也可以变为矿石矿物。矿石矿物泛指矿石中各种能被利用的矿物,包括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很明显,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都是对矿石而言,地质科技期刊中常见的错误是在矿石地质特征中把金属矿物统统称为矿石矿物,而把非金属矿物当作脉石矿物。2.品位和含量品位指矿石或其选矿产品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单位含量,如矿石品位等。这一定义已明确品位的适用范围只能是被利用的矿石或其选矿产品,而不能用于矿化体或者没有利用价值的地质体,后者应该用含量表示才更为准确。二、常见的别字1.碳质页岩和石炭纪(系)碳质页岩是一种含大量分散的碳化有机质的页岩,能污手,含灰分高,故不易燃烧,常形成于湖泊-沼泽环境,与煤层共生。这里的碳指的是元素C,故不得凭想象写成木炭的炭。而地质年代中古生代的石炭纪(系)一名最初创用于英国(1882),由于这个时期的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藏,故名。这里就不可再写成元素C(碳)了。2.分支构造和枝叉状分支构造为地质学中泛指一个规模较大的主干断裂附近出现的一系列低级构造成分。它不仅指派生分支断裂,而且也囊括一切分支断裂。这些分支断裂一般规模较小,是主干断裂相对位移的产物。李四光先生创建的地质力学中用来专指入字型构造体系中那些规模较小的派生构造成分。这里的分支,不可误作“分枝”。许多地质文献叙述矿体、河流等形态时,常用枝叉状形容,这里的枝叉纯粹是形容词,不可用“支叉”。3.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表面,常常有规模巨大、走向明显和稳定的线性构造。它们可能是区域性的地形、地质建造和岩石类型的分界线,它们可以作为活动构造带或活动断裂的线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安德烈斯活动断裂系统即属巨型剪切构造,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活动性。这里的线性构造的“性”字,指的是性质,不是形状,不能写作“线形”构造。而环形构造,是李四光先生(1956)提出的“莲花状”构造,由大致同心的一群近乎直立的弧形横冲断裂面或褶皱轴面构成的一种环状构造。这里就是形象地把这种莲花状构造称为环形构造。与之相似的还有环形异常,环形测深,环形剖面极形图等。还有一些应注意的字,如:不应将副矿物、副变质岩、副长石、副象中的“副”写成“付”;铜蓝、蓝铜矿中的“蓝”不可简化成“兰”;退化作用与褪色作用中的“退”与“褪”不可混淆。三、错误的表达1.大小写错排酸碱度(pH)是影响元素迁移和沉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用[H]的负对数来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这个[H]的负对数值称为pH值。pH=-lg[H]=lg(1/[H])。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为中性溶液pH=7,酸性pH<7,碱性pH>7。这里的pH,p是英文小写,正体,H为英文大写,正体。常见地质科技期刊误作PH。当变价元素的离子相遇时,由于各种离子对电子吸引的能力强弱不同,因而彼此之间出现电位差,电子自动从电位低的一方向电位高的一方转移,这一电位差称为氧化还原电位(Eh)。它的正确表达:E为英文,大写,正体;h为英文,小写,正体。常见错排成EH。某一气体的逸度即是经过校正的该气体的分压。以氧气为例,正确的表达应该是fO2,其中f为英文,小写,斜体;O为英文,大写,正体,是f的下角;数字2是O的下角。常见错排成fO2,或fo2。地球化学研究中,除了利用变价元素不同价态离子的比值定性地判断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外,还常用pH-Eh相图定量地判断各种矿物或离子及化合物的稳定条件。逸度也是内生地球化学作用中常用的参数之一。所以,正确表达显得十分重要。2.斜体误排为正体岩浆岩的符号为希腊字母斜体,如γ(花岗岩),δ(闪长岩),ρ(伟晶岩),β(玄武岩、粗玄岩),等等。许多刊物统统排成正体,尤其是计算机制图,几乎岩浆岩符号全为正体。与一个选作“标准”的同位素比值相比较,以千分偏差形式表示的同位素比值用δ值表示。δ值为某一样品与“标准”相比,重同位素的富集程度。δ为正值时,样品比“标准”富集重同位素;δ负值时富集轻同位素。根据这个定义可知,δ值显然是变量,应排成斜体,而许多刊物总是把它排成正体。四、用词不规范1.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指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因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确定,故名。许多地质人简化为“喜山运动”。这在口语中尚可,但作为公开出版物不可随意简化。在新审定的《地质学名词》[1]中也称为喜马拉雅运动。2.夕卡岩、夕线石以往大家熟知的“矽卡岩”主要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或中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在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岩石,是译音;但是由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的《地质学名词》,1994年已被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公布,在这次名词审定中,以往的“矽卡岩”、“矽线石”,鉴于“矽”字的化学元素名称已改为“硅(Si)”,“矽”字应当废弃,留原音故修订为“夕卡岩(skarn)”和夕线石(sillimanite)[1,2]。3.水热矿床水热矿床以往被称为热液矿床,是指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所形成的矿床,相应的有热液活动、热液蚀变。这些提法也早已在《地质学名词》中修改为水热活动和水热蚀变。因为水有“气、液、固”三态,上述作用并非仅只“液”态参与,常有“气”态。更改以后将更加科学,更加准确[2]。4.前寒武纪地层传统的地质学中,前寒武纪的地质时代用“早”“中”“晚”表示,地层用“下”“中”“上”表示。例如早太古代,晚太古代;相应的地层为下太古界,上太古界。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相应的地层为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上元古界。这使地学工作者已耳熟能详,而新审定的《地质学名词》[1]将前寒武纪的地质时代和前寒武系的地层均改为用“古”“中”“新”表示。如太古宙的古太古代,新太古代;地层为古太古界,新太古界。元古宙的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相应的地层为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目前的地质学期刊中能准确运用的是少数。新的标准颁布已有八年多,到目前仍不能统一,是否有点不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