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两类岩浆分异趋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存在两种岩浆分异趋势. 攀西古裂谷带内的岩浆显示Bowen分异趋势(即朝富Si贫Fe的流纹质岩浆演化), 在时空上与含V-Ti-Fe矿床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 峨眉山岩省东区的玄武岩则具有Fenner分异趋势(即朝富Fe贫Si方向演化), 最终分异产物中Fe2O3含量高达23%, SiO2含量低至44%. 这一成分岩浆的发现为富Fe贫Si岩浆在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具Bowen分异趋势的岩浆系列的氧逸度较高, 并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 而具Fenner分异趋势的岩浆的氧逸度较低, 地壳混染不明显. 这暗示地壳混染程度可能是造成幔源岩浆具有不同分异趋势的重要原因. 具不同分异趋势的岩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地区V-Ti-Fe矿床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制约.  相似文献   
42.
峨眉山玄武岩岩体风化分带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玄武岩的表观特征、矿物特征、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不明显;运用岩体波速比、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岩石质量指标分别对岩体风化进行了分带;在对岩体分带量化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峨眉山玄武岩岩体风化分带的量化标准;并以某水电工程边坡为例,运用该标准划分了岩体风化带,总结了斜坡岩体的风化规律.图9,表2,参7.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峨眉山景区游客基本情况和游客对峨眉山景区评价的问卷调查,了解峨眉山景区游客的基本构成及主要旅游特征,分析不同构成和特征的游客对峨眉山景区旅游的满意度,重点选取基本情况中的年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年龄因素与其他基本因素、旅游特征以及游客对峨眉山景区旅游满意度的相关关系,为今后峨眉山的旅游市场开发和景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刘宇  徐则民  刘泓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813-3815,3821
头寨滑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严重的大型滑坡,其形成演化研究对于同类滑坡发展趋势预测和防治有重要意义。首先论述头寨滑坡的研究现状,根据峨眉山玄武岩发育演化的地质历史和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研究头寨滑坡发生的原因。并从堆积物组成分析结合对当地降雨量统计研究,得出头寨滑坡既非土滑也非石滑,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类特殊滑坡。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典型植被下冬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方法】2015年12月采用手拣法收集并鉴定峨眉山典型植被下大型土壤动物。【结果】共检出大型土壤动物667只,隶属4门11纲26目。植被种类丰富、温湿度水平均较高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中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均较多。而植被类型较单一、温湿度水平均低、土壤冻结的寒温性针叶林带中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最少。多样性结果分析表明,常绿阔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Pielou指数(J)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为最高,而寒温性针叶林地下5cm 中大型土壤动物的这两项指数最低;针阔混交林带和寒温性针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Simpson指数(C)最高。【结论】植被类型和环境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有强烈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46.
兰安平  陈朝玉 《科技信息》2010,(25):353-354,336
本文从黔西南高砷煤砷富集的过程进行了热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研究.峨眉山玄武岩高含砷地质体为煤中的砷提供了物质来源.黔西南研究区厚实的上覆地层辅以峨眉山玄武岩引起的地温梯度增温为形成高砷煤热液循环系统提供了热动力来源,断裂构造发育的地质条件为液体循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热液循环系统把形成高砷煤的个主要因子联系起来研究,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
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物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夹关组、灌口组进行野外剖面研究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峨眉山地区白垩系沉积时期的主要物源区。研究发现:岩石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反映出近源沉积的特征;碎屑成分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含有较多中酸性岩浆岩的源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物源区是以长英质岩石为主的大陆岛弧构造背景。结合前人对四川盆地白垩纪古地形特征的研究成果,认为夹关组和灌口组沉积时期峨眉山地区的主要物源区为龙门山构造带。  相似文献   
48.
贵州水城新发现米箩铜矿点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城新发现米箩铜矿点地层、构造、矿石矿物、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做了较系统的分析,通过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示踪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该铜矿点矿石矿物主要由孔雀石、次为铜蓝组成,矿体呈似层状产于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组的第三段上部气孔状玄武岩中;另外,铜矿点发生过两期矿化,其中晚期的硅化、方解石化成矿作用占主导地位。米箩铜矿点与滇黔交界处玄武岩铜矿的各种地质特征相似,属于典型玄武岩铜矿。  相似文献   
49.
峨眉山寄蝇科的研究表明:寄蝇种类在数量和区系成分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寄蝇的垂直分布与其水平分布相适应.寄蝇与其寄主昆虫在垂直分布方面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动物学家高耀亭先生提出:在中国古籍中屡屡出现的貘似指大熊猫。其后,一些研究者在探讨大熊猫古名时对此屡有提及并多有发挥。笔者发现,较之騶虞和貔貅(见本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