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1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8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本文以复合岩石的压缩试验为基础,讨论了复合岩石在不同粘结状态下的各种压缩力学特征。作者发现:所有复合岩石的力学特性都与层间粘结强度有关,并随其改变而不同。复合岩石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能量都随着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值后逐渐稳定下来,而复合岩石的泊松比随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模糊数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岩石力学领域,用模糊浆类分析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是其具体应用的一个方面。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种:非系统聚类法和系统聚类法。本文介绍了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岩石进行聚类分析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93.
硬铝石铝土矿的结构复杂,构造特殊,其成因与铝土矿的形成有关。本文在大量野外观察和显微镜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硬铝石铝土矿的各种结构要素和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我国最重要工业铝土矿的成因结构分类及迁移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4.
剪切带的成分变异及体积亏损——以河台剪切带为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钟增球 《科学通报》1995,40(10):913-913
作为地壳中的缺陷,剪切带中存在着热、力、化学和流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应变局部化和力学失稳引起的化学不平衡和组分的迁移,使化学成分重新调整.关于剪切带中元素的富集与亏损,存在不同的解释,但已较普遍认为,某些元素,尤其是一些活动性较小的高场强元素(如Ti,P,Zr,Y,V等)的富集,很可能与剪切带的体积亏损有关.剪切带的成分变异及体积亏损,除了与应变有关外,流体的流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拟以广东河台剪切带为例,阐明剪切带中化学成分的变异情况及其与体积亏损和流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刘晓春 《科学通报》1995,40(23):2171-2171
铬透辉石是超镁铁岩和金伯利岩中的常见矿物,而钠铬辉石目前仅发现于墨西哥铁陨石和缅甸玉中.成分上介于两种矿物之间的变种在前苏联西伯利亚金伯利岩中曾有过报道.作者近来在大别山毛屋方辉岩中也识别出一种富铬钠钙辉石(铬绿辉石),充实了透辉石(CaMgSi_2O_6)-钠铬辉石(NaCrSi_2O_5)类质同象系列的假说.同时,如此高铬单斜辉石在超镁铁岩中尚属首次发现.毛屋镁铁-超镁铁杂岩位于大别地块东南部,与其它超高压变质杂岩伴生.岩体呈透镜  相似文献   
96.
根据河北省石人沟铁矿滑坡实例,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了该滑体岩石的粘结力(C)及内摩擦角值,继而为评价与治理采场边坡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试验机-试样系统的分析,认为试验的稳定加载条件不仅仅取决于试验机和试样的刚度(K_m+K_r),而且取决于试验机活塞(端部)的位移速率.具有反馈系统的伺服试验机,正是通过对活塞位移U_q的控制来谐调刚度(K_m+K_r)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应变速率,以保证加载过程的稳定.  相似文献   
98.
低渗透岩石非饱和非Darcy渗流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低渗透岩石非饱和非D arcy的机理,以毛管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流体非饱和系列流动状况的运动分析,相应推导得出流体非饱和渗流的毛管模型,从理论上论证在微小尺度孔隙中流体自身的力学特性,以及与固体、气体的相互作用,指出毛管压力与边界层的存在,是导致流体非D arcy渗流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因素对渗流运动的影响机制,是探索低渗透岩石非D arcy渗流机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
A large number of pneumatic rock drills are being extensively used in a majority of mines in China nowadays, with a high noise level up to 125 dB(A) and large vibration and oil-fog on working-site, which can seriously jeopardize manipulator' s body and mind. Aiming at improving drilling environment and labor safety condition,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noise of all sorts of rock drills including pneumatic hydraulic and water-powered rock drills and measures of reducing noise level of pneumatic rock drills in special were discussed and led to the conclusion of that the pneumatic rock drills should be eliminated step by step, the hydraulic rock drill should be developed at full speed and especially the water-powered rock drill should be studied and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China. In addition, the reasons of why hydraulic rock drills have not yet been used extensively and spread wide areas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newly developed leg-supporting water-powered rock drill and the comparation of experimental data between pneumatic rock drill and hydraulic rock drill were li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ater-powered rock drill possesses the same superior properties as hydraulic rock drill and its noise is less than 20 dB(A) than pneumatic rock drill and there is no oil-fog on the working-site and vibration is reduced largely~ but its drilling speed is raised largely , its structure is simpler, and maintenance is convenient. Therefore, popularizing applying of water-powered rock drill will be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mine work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00.
描述了岩石材料在磨料射流的冲击下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应力波就是岩石局部受到拉伸和剪切井最终使岩石发生破坏的根本因素,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采用波动理论建立了岩石受应力波作用的力学模型即射流波动的基本方程,在已知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由波动引起的最大正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对具体实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把该计算结果与在河南油田所进行的地面磨料射流割缝的现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两种结果吻合的较好.说明这种理论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