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杜宇 《咸宁学院学报》2001,21(5):124-125
世界地理的教学,经常使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本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对比研究。对世界地理教学实施对比研究的可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地理对比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探讨运用对比研究法学习世界地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渤海政权是以粟末弊鞫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政权,其统治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地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中心,以达到制内御外的目的。地理环境对渤海政权迁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中国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是构成我国综合国力的精神因素。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本文以地理分析的方法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指出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地理条件和传统农业型自然经济及分工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44.
《金瓶梅》地理环境“淮上”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瓶梅》问世虽已40O多年,然而有关此书的作者问题,迄今仍是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围绕此书的诸多问题已聚松多年,其中有两点基本上已达共识:正.假托宋代,实写明事。该书借用《水浒传》某些人物、情节为故事线索,演绎出洋洋百回巨篇。书中行政区划、职官、服饰、词曲、经卷等,无不打着鲜明的明代烙印。2.《金瓶梅》成书于明万历中期,吴晗、郑振锋先生率先提出此说,经过6O多年的争论,目前仍难以动摇。以上两点,虽是探讨《金瓶梅》作者的重要途径,但研究《金瓶梅》所展示的环境背景,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两个…  相似文献   
45.
刘宇 《镇江高专学报》1997,(1):60-64,70
信仰,指人们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动的准则.本文所说的信仰,不是指对共产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政治信仰,也不是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而是民间信仰.对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间信仰习俗进行探讨,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课题,笔者仅就我国民间信仰习俗的地域特色作初步研究,以填补目前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46.
蒙古族民居、服饰及饮食是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风格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正是在草原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是蒙古人在与大自然抗争和交融的过程中演化而来的,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形成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7.
顾孜华 《世界知识》2008,(10):20-21
在中国长达22000公里的漫长陆地边界线上,全长1414公里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中尼边界线基本沿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而行。边界地区不同地段的气候及地形条件差别很大,既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有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丛林。这一地区天气及地质灾害频发,经常出现暴雪、暴雨、大风、雪崩、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但独特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罕见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48.
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中学的地理教学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21世纪人类将更加重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人地关系矛盾,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49.
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古近纪沉积时期古构造平缓,具备"盆浅湖阔"的古地貌特征;古气候以干旱到半干旱为主,母源区物理风化强烈,为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古水深约在10 m以内,相对湖平面变化相当频繁,水体来回动荡,说明柴西南区在古近纪具有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的古地理环境。总体岩性以中—细砂岩、粉砂岩、砾岩和含砾砂岩夹棕红色泥岩为主,粒度概率曲线多呈现两段式的特征,具有丰富的反映强水动力成因的沉积构造和生物遗迹化石。依据气候变化、相对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可以将研究区古近纪浅水三角洲砂体形态分为树枝状、坨状和席状3种,大致对应于下干柴沟组下段、下干柴沟上段和上干柴沟组的砂体形态特征。砂体的分布主要受七个泉、红柳泉、阿拉尔、昆北和XI号共5条规模较大的断裂坡折带及其派生的挠曲坡折带的影响,并将断裂坡折带分为逆源型和顺源型2种,在此基础上建立柴西南区古近纪构造坡折带控砂模式。  相似文献   
50.
《少儿科技》2012,(1):47-47
衣食住行,“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是一个芙食文化大国,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各色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